隨著上市公司半年報的陸續披露,部分基金公司上半年的經營情況浮出水面。
在已公布盈利數據的7家基金公司中,招商基金、諾安基金憑借旗下拳頭產品和招牌基金經理實現規模和盈利的雙豐收,萬家基金和永贏基金均實現1.5億元左右的凈利潤,東吳基金借助攤余債基和基礎設施公募REITs的發行實現凈利潤大增,而南華基金和東海基金還在為實現盈利而努力。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行業“馬太效應”加劇,小基金公司實現突圍愈發困難,但結合自身優勢,通過創新業務和創新模式或可實現彎道超車。
“拳頭”產品功不可沒
招商銀行披露的半年報顯示,招商基金總資產90.28億元,凈資產61.54億元,資管業務總規模12139.78億元(含招商基金及其子公司);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7.84億元,與2020年上半年4.48億元的凈利潤相比,同比大增75%。從管理規模來看,這是招商基金資管業務總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與2020年6月底相比,資管總規模增長了2552.17億元。
招商基金規模大增,侯昊管理的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基金功不可沒,截至今年二季度末,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基金658.45億元,與去年二季度末的129.25億元相比,僅這只基金就為招商基金貢獻了529.2億元的規模增量。
大恒科技半年報顯示,參股公司諾安基金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68億元,同比增長26.02%;實現凈利潤2.22億元,同比增長63.89%。
以重倉半導體聞名的諾安基金基金經理蔡嵩松管理的諾安成長和諾安和鑫,截至二季度末,規模分別為281.77億元和70.88億元,此外他還于5月22日接管了一只基金,截至二季度末,該基金規模0.63億元。截至6月底,蔡嵩松合計管理規模353.2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超150億元,而整個公司的非貨幣基金管理規模同期增長還不足150億元。
此外,已在今年6月底發布公告擬清倉減持萬家基金40%股權的國際實業半年報顯示,萬家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94億元,同比增長58.17%;實現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長73.01%。寧波銀行發布的2021年半年度報告則顯示,永贏基金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88億元,同比增長12.37%;凈利潤1.40億元,同比下滑21.88%。
創新業務提振小公司業績
與大中型基金公司相比,小基金的業績大多乏善可陳,有的長期處于虧損狀態,更有基金公司由盈轉虧。不過,也有一些小基金公司通過創新業務實現“彎道超車”。
東吳基金就是其中的代表。東吳證券半年報顯示,東吳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收1.12億元,同比增長26.24%;實現凈利潤0.15億元,同比增長151.14%。半年報透露了東吳基金凈利大幅增長的原因:通過發行“東吳瑞盈”攤余債基,做優資管結構;與母公司合作,完成“東吳蘇州工業園區產業園封閉式基礎設施證券投資基金”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并作為管理人;全面布局互聯網金融渠道,主題基金改造成效初顯;拓寬專戶主動發展脈絡,專戶定增一對多產品落地。
8月17日,南華期貨發布的2021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南華基金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255.14萬元,凈利潤-1236.47萬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南華基金總資產為1.1億元,凈資產為1.04億元,南華期貨持有其100%股權。
東海基金今年上半年則由盈轉虧。8月12日,東海證券發布的2021年半年度報告顯示,東海基金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504.42萬元,同比增長-42.27%;凈利潤-868.52萬元,由盈轉虧。截至2021年6月30日,東海基金總資產為2.32億元,凈資產為1億元,東海證券持有其45%股權。
行業分化加劇
盡管目前只有數家基金公司的經營情況浮出水面,但從這些數據不難看出,基金行業分化在加劇,有知名基金經理的大中型基金公司業績規模也呈正向循環,小基金公司突圍則更加困難。
有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基金行業中的渠道因素非常重要,有銀行、券商、保險等大機構背景的基金公司更有優勢,而小基金公司想要“做大”非常困難。“缺乏渠道優勢,就需要靠業績來突圍,但是小公司想吸引到人才更是難上加難,更別說是吸引一些知名基金經理了。”在行業“馬太效應”越發明顯以及行業發展越發規范有序的大背景下,小公司的規模、業績表現、風控能力等與大公司有一定差距,突圍有一定的難度,留給小基金公司的時間和空間都越來越有限。
不過,也有一位小型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公募基金的未來前景廣闊,創新業務也層出不窮,小型基金公司也可以結合自身資源稟賦,通過一些創新業務、創新模式實現彎道超車,中航基金、東吳基金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10:45 | 金健米業發力面制品及休閑食品 上... |
10:43 | 景區游客接待量增長 桂林旅游預計2... |
10:36 | 內生發展及外延并購共驅 重藥控股... |
10:36 | 仙琚制藥布局呼吸系統用藥 噻托溴... |
10:35 | 一鳴食品子公司獲增資1.2億元 引入... |
10:34 | 金田股份預計上半年凈利潤達3.4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