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陳靜
在股債市場大幅震蕩、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等多因素影響下,“固收+”基金發行火爆。今年以來,“固收+”基金產品數量與規模不斷增長,新成立產品數量比肩前三年之和。從業績表現來看,“固收+”產品業績表現分化明顯,首尾相差達52個百分點,最高收益率高達38%。
“固收+”產品大擴容
目前,市場上對于“固收+”基金并無統一的概念界定和選擇標準,通常以債券資產作為底倉配置,通過適量投資可轉債、權益或者衍生品(國債期貨、股指期貨等)等其他資產進行收益增厚,在保證較低回撤和波動水平的前提下獲取相對穩健的投資收益。
以偏債混合型基金和二級債基來統計,截至11月8日,“固收+”產品數量合計達1864只,今年新成立基金產品達632只,而2018年、2019年、2020年這一數值分別為101只、106只、428只。
從規模上看,2019年“固收+”基金的整體規模不到5000億元,到了2020年底這一數值激增至1.2萬億元。進入2021年,“固收+”產品規模繼續攀升,最新規模增至1.71萬億元,較2020年底增長40%以上。
產品業績分化明顯
今年以來,股債市場大幅震蕩,“固收+”業績分化也十分明顯,首尾業績相差達52個百分點。
Wind統計顯示,截至11月8日,可統計數據的1800多只“固收+”基金產品(偏債混合型基金和二級債基),今年以來平均收益率達3.57%,85%以上產品年內獲得了正收益。
盡管整體表現相對可觀,但“固收+”基金內部業績分化較為明顯。其中,厲騫管理的華商豐利增強定開A、華商信用增強A今年以來收益率分別為38.31%、30.11%,胡中原管理的華商雙翼、吳敵管理的廣發可轉債、曾健飛管理的前海開源可轉債等產品同期業績也超過30%。
同時,部分“固收+”業績表現不佳。今年以來虧損最大的是呂曉蓉管理的富榮富安,該產品今年以來跌幅達14.6%。此外,關鍵管理的民生加銀信用雙利,王妍、閆一帆、王一兵管理的創金合信鑫利,剛登峰、紀文靜管理的東方紅智逸滬港深等產品年內跌幅超5%。
“固收+”基金重倉股差異較大或是業績分化的原因之一。以厲騫管理的兩只收益率超30%的產品來看,三季度重倉股中不少為鋼鐵股;華商雙翼三季度重倉股多涉及機場股與能源股。而跌幅居前的富榮富安三季度重倉股中多為細分領域行業龍頭。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10:45 | 金健米業發力面制品及休閑食品 上... |
10:43 | 景區游客接待量增長 桂林旅游預計2... |
10:36 | 內生發展及外延并購共驅 重藥控股... |
10:36 | 仙琚制藥布局呼吸系統用藥 噻托溴... |
10:35 | 一鳴食品子公司獲增資1.2億元 引入... |
10:34 | 金田股份預計上半年凈利潤達3.4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