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鄭馨悅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實地采訪了剛剛完成重組的上海臨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0848,下稱“上海臨港”)。
“重組很辛苦,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上海臨港相關人員對記者表示,自去年6月開始將近一年半的時間,公司全力以赴推進漕河涇園區的重組及募配,如今相關工作均已圓滿完成,公司將不負各方期盼,繼續砥礪前行,深耕科技產業園區開發運營,將踐行國家戰略與公司長遠發展高度融合,更好地回報廣大投資者。
據了解,上海臨港是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臨港集團”)旗下專業從事科技產業園區開發運營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主營業務為園區開發建設、運營管理及配套服務,致力于成為產業發展的推動者、城市更新的建設者,積極服務上海自由貿易區、長三角一體化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等國家戰略。
2015年11月,上海臨港成功重組上市。2016年12月,完成浦江園區資產注入。2019年6月,上海臨港完成漕河涇園區等優質資產注入,11月完成募集配套資金47.67億元,重大重組收官,有力保障公司未來可持續發展。
資料顯示,漕河涇開發區成立于1984年,是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988年)、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1年)。據悉,漕河涇園區在上海市約2.27‰土地面積上,年創造了全市約3.76%的GDP,是全國國家級開發區中發展速度較快、技術含量較高和經濟效益較好的開發區之一。在商務部發布的2018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考評中,漕河涇開發區名列全國第十、上海第一。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總資產328.66億元(未經審計),較2018年末的155.15億元增長一倍以上,每股凈資產、每股收益等相關財務指標均有一定幅度提升,充分體現了漕河涇園區等優質資產注入的重組績效。
財經評論員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漕河涇園區資產的注入對上市公司的規模和業績都有積極推進作用,除此之外,2019年8月6日,國務院印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或將是上海臨港又一重大發展機遇。《方案》明確提出,要打造更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新片區將參照經濟特區管理,以投資自由、貿易自由、資金自由、運輸自由、人員從業自由等為重點,推進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此前業內人士均認為,包括上海臨港在內的臨港集團下屬產業園區作為發展載體將有望取得開發建設的重要機遇。
(編輯 才山丹)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