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曹衛新 實習生 朱琳煜
3月9日晚間,維信諾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西藏知合于2021年3月8日與合肥市蜀山區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全資控股的下屬公司建曙投資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協議約定西藏知合擬以11元/股的價格向建曙投資轉讓持有的上市公司1.6億股股份,占公司股份總數的11.7%,交易總價款為17.6億元。
依據公告,建曙投資與維信諾第二大股東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集體資產公司簽署了《一致行動協議》。如股份轉讓事項完成,建曙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持股比例21.33%,西藏知合持股比例下降為18.43%,公司控制權將發生變更。
扣非凈利潤連年虧損
資料顯示,維信諾前身為黑牛食品,于2010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后經重大資產重組置入國顯光電的資產,順勢轉型至OLED顯示行業,主營業務變為OLED新型顯示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產品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車載顯示等領域。
近年來,伴隨著5G、折疊機、小面積屏下指紋等技術突破及成長,以及AMOLED大面積屏下指紋在高端機型應用的帶動,AMOLED的出貨量不斷增長。天風證券研報顯示,2019年維信諾AMOLED手機面板出貨量約為1600萬片,出貨同比增長45.8%,市場份額為3.5%,較2018年提升1%,在國內廠商中份額占比僅次于京東方。截至目前,維信諾已與小米、中興、努比亞等知名廠商建立長期且穩定的合作關系,是眾多品牌客戶的供應商。
從財務數據來看,自轉型以來維信諾業績表現一直不佳。記者翻閱往期年報發現,2017至2019年,公司扣非凈利潤分別為-3.84億元、-12.14億元、-9.4億元。2020年業績預告顯示,公司當期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41億元至2.1億元,非經常性損益對凈利潤的貢獻為9.43億元,扣非后預計凈利潤虧損7.33億元至8.02億元。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OLED行業中,尤其是柔性開發的過程中,很多企業前期都在‘燒錢’。要知道技術和商用量產是兩個概念,能夠量產,良品率提升,有穩定的客戶,甚至進入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的供應鏈,除了可穿戴、手機,還能供應電視機增加OLED屏幕需求量,是OLED廠商的主要努力方向。在OLED領域很多企業有技術,但在商用規模上不夠重視,就會曲高和寡。”
“OLED本身就是一個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型的一個產業,有著很高的資金門檻和技術門檻,產業的變現周期很長,前期的市場培育有個過程,所以企業走向盈虧平衡需要一個過程。”第三方研究機構、透鏡公司研究創始人況玉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國資入主未來發展可期
“現階段全球主要面板生產商還是逐漸用OLED來替代LCD,這就使得OLED在最近幾年的發展前景被市場看好,除非有新的主導性產品出現,OLED就是未來屏幕發展的主流方向,當然在配件領域也有著迭代和創新,就好像當下OLED替代LCD一樣,當年LCD也在替代老的顯示器。所以我們說,當下隨著消費電子浪潮,OLED和AMOLED將是屏幕讀取的主流,并還將繼續發展。”談及OLED產業的發展前景,盤和林表示看好。
根據群智咨詢數據,2020年至2022年,全球柔性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量將分別達到2.90億片、3.50億片和4.05億片,占全球AMOLED智能手機面板總出貨量的比例將分別達到55.34%、59.02%和62.21%。
在產業發展上,維信諾一直在不斷加碼。公告顯示,2018年公司募資150億元投資三條AMOLED生產線項目,分別為昆山第5.5代AMOLED生產線、固安第6代全柔AMOLED面板生產線、霸州云谷第6代AMOLED模組生產線。2020年,公司再次發布定增方案,募資用于第六代柔性有源矩陣有機發光顯示器件(AMOLED)生產線升級項目等。
“維信諾未來需要在商用規模上花更多精力,去對接下游電子消費品生產商,讓他們用維信諾的OLED產品。本次公司引入合肥國資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式,一方面,帶來了資金,可以讓維信諾擴張產能,另一方面,也許還能促進維信諾對接更多下游需方,帶來更多用戶。”采訪中,盤和林告訴記者。
“皖江城市帶有著很好的OLED和光電信息產業鏈基礎,對于維信諾來說,合肥國資入主將給公司提供比較好的產業落地的環境和機會,對于合肥當地的OLED產業發展來說,也能促進整個產業的升級發展。”況玉清表示。
(編輯 喬川川)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10:45 | 金健米業發力面制品及休閑食品 上... |
10:43 | 景區游客接待量增長 桂林旅游預計2... |
10:36 | 內生發展及外延并購共驅 重藥控股... |
10:36 | 仙琚制藥布局呼吸系統用藥 噻托溴... |
10:35 | 一鳴食品子公司獲增資1.2億元 引入... |
10:34 | 金田股份預計上半年凈利潤達3.4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