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紅
10月29日,邁為股份(300751)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稱,今年1月份至9月份,公司實現營收為21.85億元、凈利潤為4.5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為35.33%、66.22%。
其中,7月份至9月份,邁為股份實現營收為9.46億元、凈利潤為2.0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為39.86%、139.71%。
對此,北京特億陽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祁海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所屬行業為光伏電力設備領域,單季度營收和凈利均創歷史新高,經營業績駛入新臺階。從前三季度業績來看,說明光伏行業從去年的大幅擴產,已經開始進入到設備安裝調試階段了。”
“HJT(異質結)電池的技術指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電池片技術升級要求高、設備更新迭代快,對相關的電池設備廠家的要求更高,除了有一定的資金儲備外,還要有充足的研發實力確保產品技術升級、更新換代,滿足行業發展需求,甚至是領先行業發展潮流。”祁海珅說道。
盈利能力持續提升
研發投入五年漲超26倍
據了解,邁為股份的主營業務是高端智能制造裝備的設計、研發、生產與銷售,目前的主導產品是太陽能電池絲網印刷生產線成套設備。公司目前在該領域的技術和性能優勢較為明顯,市場占有率穩居前列。截至2021年9月末,公司總資產為64.92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27.76億元。
《證券日報》記者查閱近年財報了解到,邁為股份近年來業績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具體來看,2018年至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7.88億元、14.38億元、22.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為65.55%、82.48%、58.96%;同期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1.71億元、2.48億元、3.94億元,對應同比增長為30.58%、44.82%和59.34%。
今年以來,邁為股份主營產品太陽能電池絲網印刷設備銷量穩步上升。2021年第三季度,公司營收、凈利分別實現為9.46億元、2.03億元,均創單季度歷史新高?!蹲C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報告期內,公司先后中標了金剛玻璃、華晟新能源、愛康科技等HJT設備整線訂單。目前,公司在手訂單飽滿,PERC的絲網印刷設備訂單有序確認。
“報告期內,公司合同負債為22億元,同比增長37.40%。截至2021年9月末,公司HJT設備在手訂單達18億元(據公司公告),預計對應訂單量超4GW。存貨為27.9億元,同比增長33.22%。預計主要為發出商品,為公司業績增長提供保障。”浙商證券分析師王華君說道。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邁為股份近年來營收、凈利高速增長,主要受益于光伏行業發展帶來的行業紅利。近兩年,國家為了引導光伏行業長期穩定發展,出臺了一些調控政策。2018年至今,光伏產業增速有所放緩,行業降本增效的價值逐步凸顯,而公司設備主要用于電池片生產環節,在行業降本增效的趨勢下,依然扮演重要角色,公司享受了行業增量帶來的增長,接下來通過行業積累的經驗,有望繼續保持降本增效趨勢帶來的機會。”有券商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高速增長的業績背后是持續猛增的研發投入。2018年至2020年,邁為股份研發人數158人、266人、389人,同期研發投入0.39億元、0.94億元、1.66億元,相比2015年623.53萬元的研發費用,五年增長超過26倍。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研發費用達1.98億元,同比增長92%。
定增擴產有序進行
有望受益HJT“擴產潮”
為了實現HJT電池片技術規?;a業化,鞏固行業領先地位,同時促進技術產品研發,拓展高端智能制造裝備新市場。近年來,邁為股份依托光伏產業鏈設備技術上的相通性以及客戶優勢,積極布局主業。
報告期內,公司擬定增募資不超過28.12億元加碼HJT設備。投產后,公司將具備每年提供40條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片整線設備的能力,預計達產后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60億元。目前,定增項目正有序推進。
對此,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雙碳’背景下,太陽能電池片設備需求很大,市場前景廣闊,作為太陽能電池片設備領先者邁為股份具備‘先發優勢’+’整線供應能力’。本次加碼布局主業,可以提升電池片轉換效率,有助于提升市場份額,增強自身競爭優勢;在下游HJT‘擴產潮’即將到來之際,強化公司產能供給能力。”
異質結行業何時爆發?“目前HJT與PERC電池在單W成本端差距約2毛/W以上,基于異質結電池在全生命周期發電量上的優勢,差距如縮小至1毛/W內即可產生性價比。預計,隨著N型硅片減薄、銀漿耗量降低、設備降本、靶材降本等方式,將使得異質結全產業鏈共同降本,預計最快2022年底至2023年上半年達到性價比水平,行業將迎‘擴產潮’。”王華君說道。
“HJT產業化進程加速。預計2022年行業將有20GW至30GW以上擴產,2020年至2022年HJT設備的市場空間約310億元。”借鑒光伏行業的技術替代規律,東吳證券分析師周爾雙稱認為:“2022年,新增市場超80%或將選擇HJT技術;2023年起,HJT電池片或全面替代PERC電池片。邁為股份將充分受益于HJT電池加速擴產,長期泛半導體領域布局打開廣闊成長空間。”
談及邁為股份所處行業發展方向,泓達光伏創始人劉繼茂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PERC量產轉化效率也已接近理論極限的24.5%,因此具有更高轉化效率的TOPCon和HJT技術成為未來發展方向。HJT電池的主要優勢是雙面率高、光電轉換效率高,HJT是雙面對稱結構,發電量要超出單面電池10%+,目前雙面率已經達到95%;光衰減低+溫度系數低、穩定性強;工藝流程更加簡化、提效降本空間更大。目前,HJT電池的生產成本還略高,不過隨著國產化的逐步推進,成本下降還是大勢所趨。”
“大尺寸硅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尤其是隨著182和210產品時代的到來,電池片設備也需要進行配套升級改造或是全新購置。隨著PERC電池時代的逐步結束,新型電池TOPCon和HJT異質結等技術需要快速挑起大梁,這些新電池技術應用在單晶硅片上會比多晶硅片的電池轉換效率要高很多,將來可以發揮出更大的‘度電成本’優勢。”祁海珅向記者說道。
(編輯 孫倩)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