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黃群
年關將至,上市公司股東減持案例漸增。《證券日報》記者根據choice數據梳理發現,2021年1-11月份里,安徽共有23家上市公司發布了減持計劃或減持進展。而從2021年12月到2022年1月26日,就有25家皖企披露了減持結果,或宣布了最新減持計劃。上市公司股東減持案例明顯增多,而減持原因主要圍繞自身資金需求、定向減持給員工持股計劃等。
在某私募人士看來,臨近歲末,因為個人資金需求股東們選擇減持無可厚非。“畢竟他們的錢可能也是借來的,年底還貸資金有壓力。”該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補充道,“根據減持新規,大股東或者特定股東采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的,在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股份總比例不得超過2%,客觀上拉長了減持時間,因此對二級市場的影響有限。
依賴協議轉讓
兩公司原實控人大舉套現
1月25日,香農芯創和安德利雙雙發布股東協議轉讓股份的公告。在轉讓控制權后,上市公司原實控人利用多種手段繼續減持股份,協議轉讓最為常見。
公告顯示,1月24日,香農芯創持股5%以上股東劉軍與平石資產簽署了《協議一》,擬將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流通股2478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9%)轉讓。同日,劉軍之子劉翔又與衍盛資產簽署了《協議二》,擬將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流通股210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轉讓。此外,劉軍、劉翔二人還與長樂匯資本簽署了《協議三》,擬分別將持有的1806萬股、672萬股向后者轉讓。
上述轉讓價格均為20.81元/股,劉軍劉翔父子合計套現14.68億元。轉讓完成后,平石資產、衍盛資產、長樂匯資本分別持有香農芯創5.9%、5%、5.9%的股份,劉軍劉翔父子仍合計持有上市公司13.55%股份。
劉軍劉翔父子為香農芯創的前身聚隆科技IPO時的實際控制人。2019年劉氏家族將控制權轉讓給明星創投領信基石,目前上市公司實控人為張維。
此外,安德利IPO時的實控人陳學高于1月22日與儲圓圓簽署《股份轉讓協議書》。陳學高將其持有上市公司811.64萬股股份以42.94元/股價格協議轉讓給儲圓圓,轉讓總價3.49億元。交易完成后,陳學高依然持有安德利15%股份。2019年,陳學高將控制權轉讓予袁永剛夫婦,此后便開啟了減持之路。
“相比其他減持規則,協議轉讓有一個門檻設置,那就是股份轉讓的數量不低于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尤其要求受讓方必須一個賬戶受讓至少5%股份,但對轉讓方則沒有限制。”上述私募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其實協議轉讓的方式非常簡單,它并未規定減持的上限,所以可以一次性減持很高比例的股份,轉讓價格由雙方協商好,只要不低于協議當日公司大宗交易價格范圍的下限即可,甚至可以溢價轉讓。協議轉讓的另一個好處是不會引起二級市場的波動,所以特別適合在短時間內需要大比例減持股份的股東。”
多個股東及高管
通過大宗交易減持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自2022年1月份開始,多家公司股東或董監高開始減持,更有一些公司發布了最新的減持計劃。
華菱精工實控人黃業華家族在1月18日通過大宗交易減持215.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62%。這也是他們首次通過大宗交易減持股份。
遭到實控人減持的還有中電興發。1月18日公司公告,控股股東瞿洪桂計劃未來六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480萬股(占總股本的2%)。
一些公司還趁著歲末適時披露了股東及高管的最新減持計劃。
以伯特利為例,公司1月21日披露,持股9.88%的股東熊立武計劃減持不超過2448萬股,占本公司總股本的6%。其中通過大宗交易方式進行減持的,將于公告之日起3個交易日之后進行;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進行減持的,將于公告之日起15個交易日之后進行。
精達股份同日也披露了股東減持計劃:持股5.21%的股東南京瑞椿擬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1995.70萬股(不超過公司總股本1%)。
對此,有市場人士指出,分析大宗交易主要看其交易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前期增發的機構投資者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則可以起到節約稅金的作用。像折價轉讓,交易金額降低就會減少稅金;再比如通過關聯方或者代持一方來接盤,可以盡量規避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的稅金成本。如果是董監高年底個人資金需求來借道大宗交易減持,是需要公告的。。
(編輯 喬川川)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10:45 | 金健米業發力面制品及休閑食品 上... |
10:43 | 景區游客接待量增長 桂林旅游預計2... |
10:36 | 內生發展及外延并購共驅 重藥控股... |
10:36 | 仙琚制藥布局呼吸系統用藥 噻托溴... |
10:35 | 一鳴食品子公司獲增資1.2億元 引入... |
10:34 | 金田股份預計上半年凈利潤達3.4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