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見習記者 解世豪 彭衍菘
據記者梳理,截至6月14日,A股127家被風險警示的上市公司(截止到去年末,含*ST及ST)中,11家已去除“*ST”標記。
這11家曾被冠以“*ST”的上市公司,都在過去一段時期經歷了經營治理挑戰,而隨著公司基本面逐漸改善,相關漏洞獲得妥善彌補,它們才得以“摘星脫帽”。
積極化解風險
例如,經過破產重整、新實控人戴俊威入主,雪萊特在2022年年底完成全部重整事項,公司資產和債務結構顯著優化,經營和盈利能力有序恢復。
又如,因為子公司拒絕配合審計,科華生物也曾被冠以“*ST”。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就此向記者介紹:“當時這家子公司失控,導致公司當年的年報被審計機構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意見,觸發了相關規定,導致公司被實施了退市風險警示。”而如今,科華生物已恢復對該子公司的控制,上述工作人員稱,“此后,審計機構已對2021年無法表示意見的報告重新進行了審計,也進行了更正披露。”
而因財務風險曾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沈陽機床,去年圓滿完成了定向增發,大幅改善資產結構,同時實現扣非凈利潤同比增加93.40%。沈陽機床董秘辦工作人員6月14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的凈資產改善主要是因為非公開發行。”
匯洲智能曾因原實控人資金占用被立案調查及凍結主要銀行賬戶。而近日,公司在“關于申請撤銷公司股票交易其他風險警示的公告”中表示,公司重整計劃執行完畢,資金占用及截至清償完畢之日前產生的孳息已全部解決,違規事項已解決。
再如,尤夫股份曾因公司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違規擔保等事項被出具退市風險警示,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這些風險事件可以追溯到2017年,源于公司彼時實控人的多項違規。2018年,公司重新建立多項制度,防范類似風險發生。”
著力提升業績是關鍵
可以看出,*ST公司“摘星脫帽”,或是在財務上化危為安,或是通過重大資產重組等彌補漏洞,但更重要的是著力提升業績,從而實現了公司基本面的改善。
如今看來,部分“摘星脫帽”公司業績似乎已重回正軌。例如科華生物積極投入創新,豐富公司產品線,加速代理業務調整和渠道建設,去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43.58%至69.70億元,扣非凈利潤達9.52億元,今年第一季度更是實現了扣非凈利潤同比增長130.37%至4814.12萬元。
同樣,主營工業機械的恒譽環保,因新簽訂單數量及金額大幅提升,去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95.47%至1.65億元。
但據梳理,11家曾被冠以“*ST”的公司中,去年實現營收同比增長的僅有5家。
15:18 | 紅寶麗:公司硬泡組合聚醚產品目前... |
15:18 | 紅寶麗:目前公司泰興基地正在抓緊... |
15:18 | 紅寶麗:公司生產全系列異丙醇胺產... |
15:18 | 紅寶麗:現階段公司主要聚焦于環氧... |
14:30 | 本周已有31只基金計劃發行 |
13:56 | 以“場景、空間和賽道”為主題 202... |
13:40 | 畢馬威中國發布《現代農業發展深度... |
13:39 | 加大生產規模創新營銷模式 廣晟有... |
13:33 | 三暉電氣發布智能養老服務機器人 ... |
13:29 | 風語筑預計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 |
13:23 | 淘寶閃購日訂單再破8000萬 不含自... |
13:21 | 道道全上半年凈利潤預增 下半年或...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