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妍
近來,多家銀行宣布對貴金屬業務交易進行調整。事實上,銀行對貴金屬業務進行調整并非首次。去年以來,多家銀行相繼收緊貴金屬業務。這其中有哪些原因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去年,紐約黃金期貨最高觸及2089美元,繼而迎來一輪下跌。黃金的主要特性是周期性投資品,當時國內金融機構普遍認為,黃金的長期波動性不會太大,但是從2016年開始,紐約黃金從1045.4美元上漲到2089.2美元,上漲剛好一倍,金融機構認為投資人繼續介入黃金投資,可能會遭遇虧損,因為長期看,黃金不可能持續這種漲勢,因此提高了貴金屬的風險等級,調高了保證金。這種改變雖然遏制了黃金投機,但在具體做法上值得商榷。黃金期貨作為一種期貨投資,應該由投資人進行決策,并承擔風險。”
銀行主動降低貴金屬投資風險敞口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去年7月和11月,國際市場貴金屬價格波動較大時,部分銀行就曾對貴金屬相關業務按下暫停鍵。繼去年主要商業銀行“統一步調”調整貴金屬業務后,近期又有部分銀行出手收緊貴金屬業務。與上一輪銀行“集體”暫停貴金屬新客開戶來對沖風險相比,今年以來,各家銀行對貴金屬業務的調整進一步加強,包括提高貴金屬風險等級、上調貴金屬業務客戶風險門檻和下調持倉上限、上調保證金比例等。
賬戶貴金屬交易是銀行推出的一種貴金屬投資業務,客戶在銀行開立了貴金屬交易賬戶后,便可以通過銀行柜臺或電子銀行渠道進行黃金、白金、鉑金等貴金屬交易。由于通過賬戶貴金屬交易買入的黃金、白銀等不能提取實物,所以又被稱為紙黃金、紙白銀等。
記者從部分國有大行、股份行相關人士了解到,目前銀行工作人員均主動告知投資者貴金屬投資的風險較大,投資難度相對較高,銀行正是為了控制風險、保護投資者權益而選擇收緊貴金屬業務。
某國有大行人士表示,貴金屬交易風險較大,而大部分普通投資者對于貴金屬領域的專業知識了解不深,因此銀行除了將風險等級調高,也提高相關產品的投資門檻,避免給投資者造成損失。
據一位股份制銀行理財經理介紹:“今年以來我行也在逐漸收縮貴金屬業務,加強對個人賬戶風險控制的力度,對于一段時間沒交易也沒余額的賬戶也會逐漸清理。目前,短期內賬戶貴金屬新客戶的數量越來越少。”
各家銀行給出的暫停新客戶開立賬戶原因均與受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等影響,貴金屬市場價格波動加劇,為保護投資者利益,采取上述措施。例如,工行在公告中也如是表示,“考慮到貴金屬市場風險較大,未來將進一步從嚴限制賬戶貴金屬業務。并提示有賬戶貴金屬持倉余額的客戶,建議擇機減少持倉,防控自身風險。”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從銀行的公告看,貴金屬市場風險較大是主因之一。除了市場波動較大,還有兩個問題需注意,一是客戶對貴金屬業務風險認知不充分,二是銀行推出該類產品,缺乏對極端情況避險設計。
專家稱黃金機遇仍存但風險升高
今年以來,國際國內貴金屬價格持續出現大幅波動,市場風險和不確定性顯著增強。以現貨黃金價格看,年內價格最高點為1月5日的1950美元/盎司,最低點為3月8日的1676美元/盎司,不過目前反彈到1700美元/盎司—1800美元/盎司之間。金瑞期貨指出,未來貴金屬的走勢將取決于經濟復蘇下通脹預期與流動性收緊預期之間的博弈。短期內,抗通脹依然是貴金屬的主要邏輯,但后續需密切關注市場對于流動性的預期。預計未來貴金屬價格將在1700美元/盎司-1900美元/盎司之間保持寬幅震蕩的行情。在投資策略方面,多頭謹慎持有。
那么對于投資者而言,目前是否是投資貴金屬黃金的好時機?貴金屬投資理財如何做好風險防范工作?
對此,盤和林認為,全球通脹的大趨勢,當前是十分顯著的,黃金作為一種投資品,也是大宗商品,其會隨著全球通脹上行而上行。此時,黃金的助力是全球寬松,黃金上漲的阻力是美聯儲等各國央行潛在的加息動力。投資黃金當前的機遇存在,但風險已經開始升高。
(編輯 崔漫 白寶玉)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