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呂東
相較去年同期的低迷業績表現,A股上市銀行今年遞交的三季報成績單終于打了個“翻身仗”。
三季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41家上市銀行合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逼近1.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3.61%。該數據與去年同期歸母凈利潤大幅下降逾7%的表現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資產質量穩定改善的前提下,上市銀行撥備計提力度也有所下調。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上市銀行合計信用減值損失為9984.2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382.12億元,在一定程度上為上市銀行盈利增長提供了保障。
前三季度凈利同比增13.61%
強者恒強態勢明顯
目前,41家A股上市銀行已全部披露前三季度業績報告。三季報數據顯示,上市銀行今年前三季度盈利增長強勁,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4739.14億元,較去年同期“多賺”1765億元,增幅達13.61%。
在41家上市銀行中,有39家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較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32家銀行盈利增長幅度達到兩位數,江蘇銀行、平安銀行的盈利增幅超過30%。
單看今年上市銀行三季報的表現就已十分優秀,若與去年三季報業績相比,今年前三季度的盈利表現更為突出。2020年前三季度,受突發疫情的影響,上市銀行整體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超過7%,有21家銀行歸母凈利潤同比出現下滑。不但多家銀行的盈利下降幅度超過10%,即便是盈利同比實現增長的15家銀行,增幅也全部在個位數以內。
“上市銀行今年三季度的整體盈利增速略超預期。”招商證券首席銀行業分析師廖志明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盈利增速改善主要來自資產質量穩中向好之下的信用成本下降。銀行板塊PB估值當前仍處于歷史低位,此次交出靚麗的三季報,有望支撐銀行板塊在第四季度延續估值小幅修復行情。
記者注意到,盡管國有大行的凈利潤指標依舊大幅領先其他類銀行,六大國有銀行前三季度凈利潤占全部上市銀行凈利潤的比重超過六成,但凈利潤增幅最快的卻是以江蘇銀行、招商銀行為代表的優秀股份行和地方銀行。
在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幅超過20%的14家銀行中,除交行和郵儲銀行外,其余席位全部被股份行和地方銀行所瓜分。光大證券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市銀行三季度業績明顯表現出“強者恒強”的態勢,特別是那些資產質量更優、撥備厚實的優質銀行,其前三季度盈利增速均超過20%。
前三季度信用減值損失
同比減少382億元
去年受疫情影響,上市銀行紛紛加大撥備計提力度,力求穩住穩定資產質量,這對上市銀行業績形成一定程度的沖擊。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銀行撥備計提力度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這也為銀行交出不俗的三季報成績單創造了條件。
另外,由于銀行業的整體經營環境較去年相對寬松,在加快存量不良清收、嚴控新增不良等措施下,上市銀行今年三季度的不良貸款率也穩中有降,整體資產質量呈改善態勢。
三季報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末,上市銀行平均不良貸款率為1.27%,較去年年末1.36%的不良貸款率下降0.09個百分點。在41家上市銀行中,有36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去年年末出現下降,不良貸款率上漲的銀行只有4家,另有1家持平。同時,資產質量表現優秀的銀行數量也在持續增加。截至三季度末,有多達10家銀行不良貸款率已低于1%,這一數據在去年年末僅有7家。
資產質量大面積改善,給了銀行減少撥備計提力度的決心,并為銀行盈利提供了騰挪空間。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上市銀行合計信用減值損失為9984.28億元,比去年同期的10366.40億元減少了382.12億元。需要說明的是,今年前三季度信用減值損失金額的下降,是在去年第三季度撥備計提力度已開始減弱的基礎上實現的,這更凸顯出,銀行是在資產質量整體穩定的前提下對撥備計提策略進行的微調。
18:08 | 中國人保健康2025年客戶節彩虹跑活... |
16:56 | 上交所發布科創成長層指引 新注冊... |
16:16 | 明起復牌!這家創業板公司跨界并購... |
16:15 | 剛剛!上交所發布,科創板改革“1+... |
16:11 | 財通資管REITs產品獲獎 以金融之力... |
16:10 | 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認定標準細化 ... |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