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志偉 見習記者 余俊毅
國內綠色金融的發展正在加速推進,綠色金融債作為專項用于支持綠色金融領域發展的重要資金渠道,銀行對其發行力度正在加大,市場的投融資熱度也明顯升溫。
2022年伊始,已有多家銀行積極發行綠色金融債。本周,中國銀行發行了規模為300億元的3年期綠色金融債,這也是今年首家發行綠色金融債的國有大行。在此之前,今年還有國家開放銀行、招商銀行、馬鞍山農商行分別發行了規模達151.3億元、15億元、4億元的綠色金融債。
中集集團戰略研究員盧英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綠色金融債券一方面可有效融通供需兩側,擴展金融機構特別是中小商業銀行的資金來源,間接支持各類綠色產業及項目發展;另一方面在發行審核方面較為便利,已發行的債券可納入貨幣政策操作的抵(質)押品范圍。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2021年全年商業銀行發行綠色金融債券規模約為127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月25日,2022年以來已有4家銀行發行綠色金融債規模達470.3億元,而去年同期發行規模僅為12億元,同比實現大幅增長。年內發行規模已相當于去年全年規模的三成以上。
對于目前綠色金融債規模大增的原因,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銀行戰略研究部總經理楊海平認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其一中國綠色發展提速。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趨勢加快演進,碳達峰、碳中和主題又增加了綠色發展新熱點、新活力。其二商業銀行綠色金融、綠色信貸提速。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主力軍,銀行加快綠色信貸、綠色金融布局,需要通過金融市場籌措資金,提升綠色信貸投放能力。其三綠色金融債自身優勢契合上述兩個提速。綠色金融債券能夠降低商業銀行資金成本,減少資產負債期限錯配程度。綠色金融債產品豐富,創新活躍,契合綠色經濟、綠色金融創新熱點。
不過,目前綠色金融債仍存在幾大需要完善的問題。楊海平認為,一是發行主體綠色金融行為環境效益“可測度、可核查、可驗證”體系建設需要進一步強化;二是綠色金融債券第三方認證機構管理需要進一步強化;三是“雙碳”主題的綠色金融債券標準需要進一步細化;四是綠色金融債券發行后的監督管理需要進一步強化。
同時,隨著綠色金融方面的加速發展,銀行機構也應加快提升能力水平。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高昊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未來,一方面金融機構需要加快綠色金融的體制機制建設和人才隊伍培養;另一方面,金融機構需要將綠色ESG策略納入到金融產品創新流程,完善綠色金融產品體系。此外,金融機構可以借助科技手段提升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標準化水平,進而提高綠色識別分類及環境風險管理能力。
(編輯 白寶玉)
18:08 | 中國人保健康2025年客戶節彩虹跑活... |
16:56 | 上交所發布科創成長層指引 新注冊... |
16:16 | 明起復牌!這家創業板公司跨界并購... |
16:15 | 剛剛!上交所發布,科創板改革“1+... |
16:11 | 財通資管REITs產品獲獎 以金融之力... |
16:10 | 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認定標準細化 ... |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