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和健康保障的兩大市場空間巨大,如果把這兩個領域抓住了,就可能成為行業真正有競爭力的公司,相信中國市場會成長出很專業的保險公司。”日前,在證券時報主辦的“2021中國保險業資產負債管理年會”上,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黨委委員、秘書長商敬國說。
當天,商敬國作了題為《不同視角下的中國壽險業發展新機遇和新挑戰》的演講,他是在從“革命視角”作分析時提及上述觀點的。他提出,壽險業粗放外延模式的潛力越來越小,必須“自我革命”,融入主流趨勢。
“全球金融業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保險業已不同于過去,不再是傳統的保險業。”他提到,全球有影響力的跨國保險集團紛紛退出綜合經營模式,國內可能也會是這樣的趨勢。壽險業要抓住養老金改革和醫療保障改革的紅利,順勢而為。
此外,商敬國還分別從歷史視角、現實視角、數字視角、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視角,分析了壽險業的機遇和挑戰。
從歷史視角看,商敬國認為,我國保險業經歷了一段無法重復的發展史。比如,享受了改革開放的制度紅利,面對的市場是未曾開墾的“處女地”,積極外延式擴張,有相對寬松的外部監管環境,誕生了世界500強……他強調,歷史是不能重復的,過去這個時代的路徑不能再復制。
站在現實視角看,當下保險市場并不樂觀。業務增長放緩,開門紅沒有那么“紅”,同樣的投入并沒有帶來預期效果;代理人渠道承壓,改革進展緩慢,難度越來越大……這些問題是疫情外因還是模式內因導致?值得探討。
從數字化視角看,商敬國指出,數字化轉型要立足現實,展望未來。壽險業務的復雜性使得數字化轉型難度較大,比如銷售端要與銷售隊伍融合,應逐步實施;同時,數字化轉型不能忽視壽險業務的金融屬性,要遵循金融規律。
從ESG視角看,他認為,“壽險業必須重視與ESG的雙向效應。保險行業的使命將從個人或企業風險損失經濟補償擴展到對整個環境和社會的風險管理貢獻,產生更多的正向溢出效應,要成為環境和社會友好行業。”
在開放視角下,商敬國認為,內外資機構正面競爭時代到來。內資機構的市場拓展、地區文化上的優勢邊際遞減,外資機構風險管理、資產管理和全球資源優勢邊際遞增。國內主要市場主體有了更多的跨國的對標公司,全方位競爭會造就真正的行業巨頭,也會淘汰沒有核心競爭力的中小公司,要看到未來這一市場化競爭趨勢結果。
18:08 | 中國人保健康2025年客戶節彩虹跑活... |
16:56 | 上交所發布科創成長層指引 新注冊... |
16:16 | 明起復牌!這家創業板公司跨界并購... |
16:15 | 剛剛!上交所發布,科創板改革“1+... |
16:11 | 財通資管REITs產品獲獎 以金融之力... |
16:10 | 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認定標準細化 ... |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