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年多艱難的去通道后,券商資管們“過得”怎么樣?
近日,各家券商陸續發布年報,其資管業務現狀也一一呈現。其中,大型機構繼續保持強勁的盈利能力,如廣發資管去年利潤約10億元,華泰資管則賺了13億元。而中小券商的資管業務明顯分化,既有突出重圍的,也有掙扎在盈虧邊緣的。
去年,部分券商資管在向“主動管理”轉型方面已取得成效。如浙商證券資管、國君資管、海通證券資管的資產管理規模雖有所下降,但資管業務收入實現逆勢增長。
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國君資管業務規模6974億元,同比減少7%,全年實現營收20.58億元,增長12%。同期,浙商證券資管業務規模為1395.74億元,同比下降0.46%,實現收入3.83億元,增長45%。海通證券資管去年實現營業收入13.8億元,增長67%,業務規模則同比下滑12%。海通證券年報稱,這是因為資管子公司“主動管理”的業務規模增長較快。
2020年將是券商資管轉型的關鍵一年,各家機構將采取怎樣的打法?對此,多家頭部券商在年報中透露,產品線擴張將是轉型的重要抓手。
如在主動管理領域居業內領先地位的東證資管表示,公司將加快在指數基金、養老目標基金等方面的業務布局,延伸產品譜系,豐富客戶解決方案。
激烈競爭之下,馬太效應也在加劇。相比頭部券商,部分中小券商的資管機構去年僅能維持營收與成本的大致平衡。
去年,銀河金匯資管、華西證券及紅塔證券的資管業務利潤均徘徊在1億元左右。而債券違約及風險資產處置難度加大,成為制約資管業務發展的一大因素。如銀河金匯資管因旗下存量通道業務涉訴,紅塔證券控股子公司紅塔資管也有通道產品踩雷中安消、華越置業等項目。
一家頭部券商資管人士表示,部分中小券商在資管業務上的劣勢越來越明顯。未來,主動管理轉型方面難見起色的機構,生存空間也將日益受到擠壓,留給它們的時間已越來越有限。
15:21 | 精細化管理措施初見成效 久遠銀海... |
15:19 | 天齊鋰業上半年凈利潤預計同比扭虧... |
15:19 | 同方股份發布2025年中報業績預告 ... |
15:10 | 阿爾特獲“第七批北京市外資研發中... |
15:08 | 遙望科技博士后站落地 擬用AI技術... |
15:08 | “情緒經濟”催生消費新空間 認養... |
15:07 | 眾生藥業預計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94... |
15:07 | 祖名股份預計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9... |
15:06 | 華聯股份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計虧損 |
15:04 | 秦皇島海碧臺新推房源半數已成交 |
15:03 | 啟明星辰上半年預計實現營收11.15... |
15:03 | 募投產能釋放豐富產品矩陣 中晶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