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余俊毅
購買信托產品是上市公司使用閑置資金參與投資理財的重要選擇之一。近一個月來,百大集團、方大特鋼等多家上市公司先后發布公告表示,使用自有閑置資金購買信托公司的理財產品。
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信托理財產品的收益高于銀行理財產品,其風險又低于私募產品,因此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睞。不過,隨著信托行業轉型速度加快,行業不穩定因素增多,部分信托產品也面臨著是否能如期兌付的問題。
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2022年12月25日,年內已有67家上市公司合計購買了超150億元的信托產品。
對于上市公司熱衷購買信托產品的原因,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可以對閑置資金進行現金管理,有利于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增加公司經營業績;另一方面,相對銀行理財,信托產品收益率更有優勢;從資金運用來看,信托投資的范圍更廣。
中因律師事務所律師欒靖宣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上市公司用自有的、暫時閑置的資金去購買一些較低風險、有一定收益的信托理財產品是合規的。“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只要投資的產品符合一定的安全性,且不影響募集資金投資計劃的正常進行就可以。”
同時,被購買的信托產品的資金投向領域非常廣泛,有的產品資金直接或間接投資于新基建、新能源、高科技、生物醫療、電競游戲研發等行業的優質企業;有的產品資金用于認購基金公司的股權;還有的產品資金投向為涉房產項目。其中大部分上市公司購買的信托產品預計年化收益率在4.00%至6.00%之間。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雖然上市公司熱衷購買信托理財產品,但也有一些公司遭遇了兌付難題。12月20日,吉華集團和恒銀科技就同時發布公告稱其購買的集合信托產品出現了延期兌付。據記者不完全梳理,今年以來,至少已有7家上市公司購買的信托理財產品出現逾期或延兌。
“上市公司購買信托產品遭遇兌付困難,原因是多方面的。上市公司前期購買的信托計劃大多投向房地產項目,而房地產行業正發生著巨大變化。與此同時,信托公司由于融資類信托受限,整體經營壓力劇增,兌付問題愈發凸顯。”某大型信托機構業內人士對記者坦言。
帥國讓建議,現階段經濟形勢復雜多變,企業融資渠道有限,整體市場風險較高,上市公司購買信托理財產品時,要選擇資金實力強、誠信度高、資產狀況良好、人員素質高和歷史業績好的信托公司和相關產品。
談及接下來信托公司如何加強產品的風控把握,帥國讓認為,信托公司應更嚴格地制定并落實相關業務開展制度,做好盡職調查留痕,加大違規處罰力度;此外還應增強風險意識,做好相關人員專業化培訓。
未來信托公司在產品設計上還需注意公司自身的管理水平、監管要求、投資者風險偏好等方面。普益標準研究員黃詩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應該以客戶需求為中心,通過產品設計、資源整合和專業的服務為客戶提供綜合管理服務,同時加強合規風險管控,深化轉型升級,回歸信托本源。
20:18 | 寧波市證券期貨業協會聯合多方開展... |
20:11 | 中信消費金融亮相“金融集市” 未... |
20:09 | 京東健康聯合多家三甲醫院開展秋季... |
20:08 | 京東健康再拿下一款GLP-1新藥 全網... |
20:07 | 量子之歌2025財年Q4及全年財報:完... |
20:06 | 河南空天產業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 |
19:59 | 工銀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等在蘇州... |
19:58 | 華潤電力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等成立... |
19:51 | 同宇新材:關于持股5%以上股東部分... |
19:51 | 興業股份:2025年半年度權益分派實... |
19:51 | 山東礦機:關于對外投資設立控股子... |
19:50 | 科思科技:關于完成工商變更登記并...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