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許孝如 沈寧
2021年,期貨市場交出了一份不俗的答卷——市場規模迎來突破、國際化穩步推進、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
展望2022年,期貨市場多項創新在路上,在“雙碳政策”背景下,各大交易所加快新能源品種的開發和布局,期貨業有望登上新的發展臺階。
廣發期貨董事長羅滿生表示,對于明年期貨市場有兩大期待。其一,廣期所創新型品種或將上市。圍繞服務綠色發展的相關品種、大宗商品指數類、國際市場互掛類、具有大灣區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色的大宗商品板塊等四個領域逐步推出創新品種,將助力能源結構轉型、滿足實體企業風險管理需求,推動資本市場更高水平地對外開放。其二,期待期貨法出臺。期貨法從法律層面對我國期貨市場做好頂層設計,具備全局性、開放性和創新性,為現有制度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和發展動力,規范和促進期貨市場的健康發展。
金瑞期貨總經理侯心強也指出,為了促成“雙碳”目標,行業推出綠色標準和服務,并與境外衍生品市場相互呼應。對于期貨公司而言,交易品種序列更加完善,客戶群體更加豐富,綠色金融衍生品工具也將進一步推動期貨行業綠色低碳發展轉型。
就投資機會來看,華泰期貨研究院院長侯峻認為,明年的商品市場一季度整體仍將承壓,二季度開始商品整體有望企穩反彈,下半年或逐步走強。政策層面來看,近期高層頻頻表態,“寬信用”、“六穩六保”、“逆周期”、“穩地產”、“強基建”,傳遞較為明確的轉暖信號,預計明年上半年將逐步進入適度寬財政、寬貨幣、寬信用的新周期,由此支撐下半年商品指數進一步震蕩走強。
侯心強也表示,從宏觀環境來看,2022年全球供應鏈修復,疫情常態化,全球通脹環比改善,美聯儲被動加息壓力緩解,經濟恢復健康狀況成為市場關注點。同時,綠色經濟是資本市場追逐的焦點,伴隨綠色經濟而產生的綠色經濟紅利或者“綠色溢價”將成為投資的主線,以新能源汽車、光伏、風能為代表的“綠色能源熱”催生綠色商品紅利。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