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上市公司籌劃重大事項停復牌業務指引(征求意見稿)》,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停復牌制度,給A股帶來實質利好。
一直以來,上市公司停復牌中存在的“隨意停、籠統說、停時長”等問題為市場所詬病。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22日,滬深兩市有37只股票處于停牌狀態,其中有13股連續停牌天數已超過100個交易日,*ST新億以重組名義停牌已長達723個交易日。
部分上市公司的“任性停牌”不僅侵害了投資者交易權,損害了市場的交易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海外資金的入市步伐。此次停復牌制度進一步完善,“任性停牌”現象將明顯減少,個別公司利用停牌影響股價的行為也將得到抑制,將從三個方面給A股帶來實質利好。
首先,將改善此前停牌制度下部分資金無法自由交易、市場交易機制被破壞的情況。回顧歷史,2015年股市大幅下挫期間,上市公司掀起大規模停牌潮。未來這種現象將很難再現,即便停牌,時間也大為縮短。
其次,新規落地后,股價可及時反映市場預期,充分發揮價格發現功能。回顧停牌股復牌走勢可見,長期停牌將導致停牌股的價格無法即時反映復雜多變的市場因素,往往在預期和情緒積累過程中放大利空,并在復牌那一刻集中爆發。例如,A股首只被強制復牌的某股票,復牌當日一字跌停,截至22日累計跌幅22.02%。隨著新規落地,重組停牌情形減少,股價波動率將大為平緩。
第三,新規將進一步提升海外市場對A股的認可。此前A股闖關MSCI被拒,其中一個原因便是停牌制度的不完善。隨著2016年5月監管層對停復牌制度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打通了停復牌帶來的“梗阻”現象,并促使A股順利“入摩”“入富”。但海外投資者對于停復牌制度的關注度依然未減,富時羅素近期就明確表示,停牌超過一定標準的A股將被剔除出指數。如今停復牌制度進一步完善,將使證券市場生態進一步得到凈化,在當前A股已經獲得海外投資者認可之際,有利于進一步打消資金疑慮,加快增量資金入場步伐。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