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交易所將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此舉對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注冊制有利于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價格發現、融資、資源配置三大基礎性功能。通過高質量的信息披露和盡職調查,令投資者能夠清楚了解到發行人的商業模式、盈利來源、風險挑戰等對投資決策有用的信息,使投資者能夠根據這些公開的資料對投資標的做出價值判斷和風險預期。
筆者認為,對照成熟市場的相關經驗,利用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的契機,可以考慮對一系列市場基礎性制度進行改革創新,以適應現代資本市場發展的需要。
建立可追根溯源的備案
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方面,個人投資者參與科創板的適當性條件,不應只關注資金面規模指標,而應該對投資者具體財務信息建立可追根溯源的備案。投資者的身份特征和與交易標的公司的關聯性,內部人和涉內部信息相關人等要進行申報,如本人或直系親屬是否為某個或某些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和高級管理人員等,以便監管機構在交易過程中或事后可以追溯并鑒別是否為內幕交易、關聯交易或市場操縱。要通過規則和制度進行規范和陽光化,保障公平公正公開原則的真正落實。
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的核心在于衡量投資者的資金來源與性質所體現的投資者市場身份,以及該身份所可能衍生的潛在市場行為是否適當。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方面,不妨借鑒成熟市場的一些有益經驗。例如,紐交所以“了解你的客戶”為原則,要求證券交易商對每一個注冊成會員客戶的個人信息、訂單交易情況等進行審核,包括對相應掌握代理權主體的個人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即對投資者進行交易事前盡職調查。
紐交所要求其注冊的機構會員對投資者的適當性進行判定,相關規定指出:成員組織或與成員組織有聯系的個人必須有合理的根據,相信所建議的涉及擔保或證券交易、投資策略適合客戶,其判別所依據的是通過成員組織經一定方式獲得的信息,從而可以確定客戶的投資概況。客戶的投資概況包括但不限于客戶的年齡、其他投資、財務狀況和需要、稅務狀況、投資目標、投資經驗、投資時間范圍、流動性需求、風險承受能力以及客戶可能就此類建議向成員組織或與成員組織有關聯的人披露的任何其他信息。
進行投資者交易事前盡職調查的好處不僅僅在于投資者保護,而且在于盡調本身可以使得監管部門對所有市場參與者做到心中有數、有據可查。其職業、資金來源、收入水平等信息均做到備案可查之后,該投資者與某個或某幾個上市公司存在的內幕人或內部人關系必將昭示,則異常交易發生之后,監管部門可以做到按圖索驥追尋到具體的行為人。同時,投資者盡職調查本身也是一種到位的信息披露,對于投資者本身是一種教育與警示,令其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維護交易秩序。
一旦構建起基于投資者交易事前盡職調查與披露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機制之后,目前市場上存在的一些內部人運用多個賬戶進行違規減持套現,或在一級市場上違規參與重大兼并重組的、有礙市場公平交易的行為將無所遁形。
筆者認為,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本身應成為市場信息披露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信息披露應當在法制規范下充分、及時、可核查。注冊制的核心之一是在法律規制與監管部門的有效監督之下,市場主體進行充分、及時與可核查的信息披露。所謂法律規制在于每一項信息披露,從公司財務信息到市場參與者本身的信息備案都有法可依。上市公司與市場參與者依法提供格式化的申報材料對應于披露的詳盡信息,向市場公開呈現或備查必要的信息,以供廣大市場參與者與監管部門隨時可據備案內容進行核查。同時,信息披露貫穿所有市場參與者進行交易的事前、事中與事后各交易環節,一旦發生依法需披露、應披露的事項,均需及時向監管部門及市場進行披露。對于應披露但未披露,或者蓄意隱瞞、提供不實信息的市場主體應依法予以嚴懲,以維護市場秩序。
保障市場流動性和穩定性
堅持市場化的價格形成機制,以科學的交易機制設計保障市場的流動性和價格發現機制的有效性。市場流動性是市場建設成敗的關鍵。我國主板市場目前采用計算機自動對盤的指令驅動系統進行集合和連續競價,各類投資者直接參與競價交易。當市場流動性充足,市場信息透明及時對稱,這種交易形式是非常有效的;而當市場流動性缺失,信息不對稱嚴重時,這種交易形式的隱含交易費用將提升,容易出現包括市場波動過快、波幅過寬等問題。一些股票的流動性問題嚴重,資金進出困難,難以通過充分交易形成有效價格;機構行為不具有維護市場穩定的特征,反而成為助漲殺跌的動力等。而且還會給一些內部人或投機者留有市場操縱的空間。這也是成熟市場如紐交所不采用純粹的連續競價機制而采用混合機制(輔助做市商機制)的根本原因,納斯達克更是采取純粹的做市商交易機制,以保障信息不完備或不完全對稱狀態下的市場流動性和穩定性。
筆者認為,以高科技創新、創業企業為上市企業主體的科創板,因為上市企業大多屬于規模較小、風險較高,創新性強,定價難度高的新興產業,如果完全承襲主板的交易機制,則容易延續乃至放大上述已經存在的問題,最終使得市場流動性枯竭導致市場建設失敗。因此,必須在市場建設之初,就充分考慮以一系列科學的體制機制設計,保障市場的流動性,實現市場在充分交易基礎上的價格發現與資源配置功能。
從目前的科創板交易機制的設計細節來看,仍有一些可商榷之處。例如,在科創板首發、增發上市的股票,上市后的前五個交易日不設置漲跌幅限制,之后設置每日20%振幅的漲跌停板,這一機制仍值得進一步論證和斟酌。首先,在前五個交易日沒有漲跌幅限制的時間段,卻暫未見到明確配套的熔斷機制或臨時停牌機制;其次,首發及增發五日之后,又設置了20%的漲跌幅限制,市場相方人士對此規定存在的疑問有待具體回應。同時,目前上交所保留了“根據市場需要,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在科創板實施做市制度”的權力,也就是保留了未來在科創板實施做市商交易制度的可能性。
市場的公開、公平與公正原則是一切交易機制設計與交易活動的根本基礎,監管部門的主要職責就在于維護市場的三公原則,及依據該原則所制定的一切相關法律法規得以始終嚴肅地貫徹執行。筆者認為,監管部門的根本職責其實就是依法維護市場秩序,比如督導市場參與主體及時充分地披露必要信息。依法懲治違反市場法規的主體責任人,監管部門通過對市場信息的充分把握及有力執法,實現對市場的有效管理,也進而達成市場發展、提升市場效率與保護投資者的目標。
在信息披露的具體要求方面,特別是重大交易的及時披露方面,目前的規則還有可供進一步完善的空間。從目前的相關規定來看,上市公司發生重大交易達到所要求標準的,應當及時披露。筆者認為,應該將各類標準進一步嚴格界定,比如可以考慮對于發生重大交易涉及金額占上市公司總資產、總市值、營業收入與凈利潤5%及以上的情況,均要求披露。同時,披露時間可以明確為重大交易發生前10天或至少5個交易日,給予足夠時長,以便信息充分披露,在內部人行動之前,被市場參與者平等地接受信息并有充分的時間做出相應的交易和安排。
總而言之,筆者相信在借鑒成熟市場過往長期實踐而形成的有益經驗基礎上,通過周密的可行性論證與調查研究,對基礎機制進行優化設計,科創板將為我國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探索出一條有益的道路,進而為我國實體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金融市場基礎。
00:28 | 上市公司接力中期分紅“盛宴”傳遞... |
00:28 | 上半年我國GDP同比增長5.3% 經濟穩... |
00:15 | 《國務院關于規范中介機構為公司公... |
00:15 | 暢通“數字橋梁” 跨境電商領域成... |
00:15 | 多地優化住房“以舊換新”政策 提... |
00:15 | 拆解信貸“成績單” 資金流向了哪... |
00:15 | “因城施策”成效明顯 房地產朝止... |
00:15 | 券商人才結構升級 彰顯行業轉型成... |
00:15 | 逐夢深藍 向海圖強 深海科技企業掘... |
00:15 | 低空經濟應用場景迎“上新”潮 商... |
00:15 | 外資機構謀劃“加倉”中國資產 |
00:15 | 今年二季度理財公司新發產品環比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