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資本市場頂層設計已然清晰,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即將起航。金融機構應當以更長遠的眼光認清資本市場的歷史使命,應當以更高的站位認知與資本市場的辯證關系,應當以更積極的姿態把握資本市場改革創新帶來的機遇。要以金融體系結構調整優化為重點,全力優化融資結構和金融機構體系、市場體系、產品體系,在改革創新中打造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
規范、強大的金融機構是推動創新發展的“主力軍”。創新始于理念,形于技術,興于資本。資本市場能夠引領創新經濟發展,與金融機構的專業水準、強大力量密不可分。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創新驅動發展階段,資本市場必須承擔起培育經濟新動能、引領創新經濟發展的新使命。新的使命呼喚金融機構“中流擊水”: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買方機構要切實踐行專業投資、價值投資使命,最大限度地發揮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用“真金白銀”支持科創企業發展;券商投行等中介機構要切實扮演好新經濟的“伯樂”、產業轉型升級的“謀士”的角色,從承銷保薦、并購重組等多個角度扶持增量、盤活存量,護航創新驅動發展。
規范、強大的金融機構是改革開放的“助推器”。以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為代表的資本市場增量改革,更加強調金融中介機構的責任與作用。以放寬證券期貨服務業準入限制為代表的市場開放,吸引瑞銀、橋水、貝萊德等一大批優秀外資機構“落戶”中國,為市場帶來先進的投資管理與風控理念。資本市場的增量改革為金融機構創造了全新的展業機會,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倒逼國內金融機構全方位提升自身能力,在競爭中發展壯大。
規范、強大的金融機構是資本市場的“蓄水池”。優化融資結構、做大股權投資與直接融資市場,需要不同風險偏好的機構投資者,提供長期資金、激發市場活力,滿足企業對股權、債權等多元化的融資需求。雖然當前A股的機構投資者占比較低,但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放寬銀行理財資金投資股市限制、鼓勵保險資金增持股票、養老金與企業年金的加速入市,A股的“機構勢力”將逐漸擴張,這將有助于形成一個更具活力和韌性的市場,培育出更多規范、強大的金融機構,并形成相互促進、相互強化的良性循環。
規范、強大的金融機構是防范風險的“壓艙石”。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資本市場的一條工作底線。過去資本市場上發生的大幅波動一再證明,微觀金融機構的規范經營,對于資本市場穩定具有重要意義。銀行業應堅決遏制空轉資金違規參與股市投資炒作,證券業做好資本市場的“守門人”,資管機構回歸本源、不搞違規“創新”和剛性兌付,才是下一步金融機構參與資本市場的正確打開方式。而長期穩健發展的資本市場,將為金融機構的行穩致遠提供更好的環境。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站在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歷史當口,資本市場被賦予全新的歷史使命,這何嘗不是金融機構規范壯大的重大機遇。在這個播種希望的季節,讓我們一起守望:在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偉大進程中,一個更加規范、透明、開放,更有活力、更具韌性的資本市場早日到來,更多規范強大、與中國經濟相匹配的金融機構躋身全球金融舞臺。
13:53 | 海航控股2025年上半年提質增效成果... |
13:51 | 受多因素影響 眾興菌業上半年凈利... |
13:49 | 泓博醫藥預計2025年上半年實現凈利... |
13:48 | 金信期貨:股指期貨漲勢尚未結束 ... |
13:43 | 兩大主業表現亮眼 藍黛科技預計上... |
12:48 | 聯想與呼和浩特市簽署城市超級智能... |
12:45 | 精細化管理顯成效毛利率提升 莊園... |
12:43 | 摩根資產管理“紅利工具箱”中3只E... |
12:41 | 聞泰科技預計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同... |
12:36 | 匯添富基金董事長變動 |
12:34 | 樂山電力青白江區儲能電站入選2025... |
12:34 | 酒鋼宏興預計2025年上半年虧損6.34...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