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向杲
今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等部門持續加大政策傾斜力度,支持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公司獲得金融支持。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而金融的助力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各類金融機構需持續推動金融活水更好地服務新質生產力。
首先,在間接融資方面,不同金融機構亟需優化服務模式,以適應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公司的融資需求。從宏觀視角來看,截至今年4月末,在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資金余額中,人民幣貸款、信托貸款等間接融資方式占比超過六成,這說明間接融資仍是我國實體經濟融資的最主要方式,因此,優化間接融資對金融服務新質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從微觀視角看,過去多年,銀行等金融機構在傳統產業積累了成熟的信貸投放模式,但對類似芯片類等高科技企業的金融服務方式仍在持續探索中,推出適配的金融服務具有緊迫性。
從間接融資的現狀看,金融機構可能并不缺針對新質生產力的信貸投放“額度”。并且目前市場融資成本不高,一季度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為3.75%,同比降0.22個百分點。相對而言,部分金融機構較為欠缺的以及亟需建立的,可能是“敢貸、愿貸、能貸、會貸”的良性機制,這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多管齊下:一方面要加快服務模式創新,科創類企業普遍缺少實物抵押資產,且現金流量表、利潤表不太完善,這要求銀行推出“弱擔保、弱抵押”的信貸產品,如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訂單質押貸款等;另一方面要提升風險定價能力和風控能力,高風險是科技型企業的一大特征,銀行等需強化對專業技術的甄別鑒定能力,實現對企業的精準畫像,并提供與企業生命周期相匹配的金融服務。
其次,在直接融資方面,各類金融機構要加大耐心資本、風險資本的投入力度。近年來,我國直接融資市場發展較快,但股權融資占比仍有提升的空間。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末,在各類社融中,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占比僅為3%。未來,在監管部門的引導下,各類金融機構要進一步推出適配先進制造、科技創新、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新動能領域的直接融資服務,提升直接融資的可得性。
具體而言,金融機構宜從“量”與“質”兩個層面發力,支持新質生產力獲取直接融資。在“量”上,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險資等機構要進一步加大對相關企業未上市股權、股票的投資力度,以提升這些企業的發展動能,降低負債壓力。在“質”上,新質生產力更需要耐心資本的長期陪伴,因此,各類金融機構需要加大對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公司的長期資金投入,避免“快進快出”。
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創新驅動發展成效日益顯現,期間金融的作用功不可沒,未來,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也離不開金融的助力和陪伴。筆者堅信,強大的金融體系輔以其他支持政策必能推動新質生產力的躍升,并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10:45 | 金健米業發力面制品及休閑食品 上... |
10:43 | 景區游客接待量增長 桂林旅游預計2... |
10:36 | 內生發展及外延并購共驅 重藥控股... |
10:36 | 仙琚制藥布局呼吸系統用藥 噻托溴... |
10:35 | 一鳴食品子公司獲增資1.2億元 引入... |
10:34 | 金田股份預計上半年凈利潤達3.4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