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作為私募基金,相聚資本從成立至今,用五年的時間實現了穩健而快速地成長,近日,創始人、總經理梁輝向記者表示,作為具備計算機專業和經濟專業跨學科背景的私募基金經理,用“工程師”氣質和“工程式”的思維,打造出屬于相聚特色的投資體系和選股邏輯。
“我希望每次的投資決策都依賴嚴密的分析和推導做出,每個環節都有技術含量和邏輯支撐,剔除情緒和感覺對決策的干擾,減少對概念化炒作的任何參與和追逐。”梁輝強調。
梁輝認為,優秀基金經理需有四大品質:知識全面、獨立思考、情緒穩定和紀律嚴明。實際上,這也是他自己的工作信條和生活方式。
以嚴謹推導抓準確定性機會
“市場永遠有熱點,國家也不斷推出各行業的支持政策。”梁輝強調,在政策利好中選擇標的,需要升維視野,降維研究,通過感應政策風向,找準市場熱點,把握更佳的投資標的和介入時機。投資有不確定因素,不能奢望抓住所有機會,但不能放棄那些不多的重要機會,這就需要研究基本面,并通過對歷史數據的處理,對未來走勢做出判斷,從而找到那些對的標的。
如何發掘一年四倍股?他表示:“當時‘新國標’政策推出,對電池行業形成利好,在訪談多位行業專家后,相聚團隊認為國改有利于頭部企業集中,事實上,電池環節已經較為集中,但下游品牌廠,仍是戰國群雄的時代。據統計,當時還有超過2000家生產電動兩輪車的整車廠家。公司決定將視線放在龍頭公司雅迪控股身上,通過長期跟蹤觀察,并利用團隊研發的模型,從區域、行業、產業鏈狀況、產品痛點等多維度進行研判,經過長達18個月的跟蹤,在對公司的發展戰略、執行能力以及治理水平有一個綜合認可后,結合宏觀環境變化,選擇了較佳的買點。我們在很舒服的位置買到了足夠的倉位。持有至今,給客戶創造了巨大的收益。”
梁輝介紹說,思考的時候,應足夠開放,決策的時候,應足夠謹慎。雅迪這個投資案例是對公司研究方法的一個映射,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站在更高的層面對產業趨勢和產業鏈價值分工形成認知,研究的時候足夠下沉,足夠細致,才能敏銳感知行業和公司的變化。
“價值投資和趨勢投資都可以是配置的標的,并根據市場特點進行動態的結構管理,但需要規避那種投資市場中不顧基本面,只求跟風坐轎的反智行為。我們致力于去發現那些盈利增長的公司,或者暫時不盈利,但技術上處于行業制高點的公司,這就是我們的行動地圖。”梁輝表示,因此,相聚資本的持倉策略一以貫之,都是選擇優質的成長型公司,始終保持比較健康的、良性的狀況。同時,追求彈性,達到動態下的平衡。
經得住市場考驗的“算法”優勢
如何做到持倉健康,動態平衡,梁輝相信“算法”是基礎,作為清華計算機和經濟專業跨學科的學霸,他對數字尤其敏感,自入行之初,便對算法交易有極大興趣,且很早就開始涉水量化算法的開發,在公募期間已創立并負責量化團隊。
近幾年來,量化交易在國內迅猛發展,但大多數策略還是局限在純數學模型的高頻交易,隨著規模的增長,策略迭代越來越迅速,收益穩定性變弱。但是傳統的選股方法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結合,突破了上述制約。相聚團隊在梁輝的帶領下,摸索出了策略有效融合的接口,通過人工智能算法的介入,讓傳統量化算法變得事半功倍,一方面讓研究和投資效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對市場短期趨勢的演進更能敏銳把握。通過充分利用大數據的分析功能,相聚對潛在優質公司的調研時間縮短到傳統調研方法的五分之一,同時準確率提高了3倍以上。這是相聚產品平均年化收益超過30%,同時夏普比率仍維持在2以上的核心原因。
“這個過程就像不斷找到并排除bug,升級系統,使得投資運作漸入佳境。”梁輝表示,每一次算法的優化,隨之帶來的投資效率的提升,都給梁輝帶來極大的滿足感。“我們不是說去綜合別人的觀點,或者拍腦袋想出一個觀點,就去做一個投資決策,而是基于系統和框架,對歷史數據進行有效分析,推導出未來可能的一個結果,基于此,再去決策。”
“我希望在凈值上,我不會輸給其他基金經理。”梁輝說。
未來一段時間,相聚資本仍看好5G、自主創新、新能源車、創新型消費、醫藥板塊,這些標的從長期來看具備比較確定的投資價值,重要的是技術上占據高地的龍頭企業或者細分龍頭,擁有寬闊的護城河保證業務發展和盈利增長的可持續。
(編輯 張明富)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10:45 | 金健米業發力面制品及休閑食品 上... |
10:43 | 景區游客接待量增長 桂林旅游預計2... |
10:36 | 內生發展及外延并購共驅 重藥控股... |
10:36 | 仙琚制藥布局呼吸系統用藥 噻托溴... |
10:35 | 一鳴食品子公司獲增資1.2億元 引入... |
10:34 | 金田股份預計上半年凈利潤達3.4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