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寧
昨日是3·15消費者權益日,各種假冒偽劣產品的曝光讓人深惡痛絕。聯想到資本市場,筆者認為,“股市3·15”一直都在路上,在證監會強監管下,那些造假的上市公司已無處遁形!
誠信是資本市場的立市之本,也是維護市場參與各方、特別是廣大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保障。但有些上市公司卻把誠信踩在腳底,把投資者對他的信任拋在腦后,為了謀利不擇手段。從當年的“勝景山河”“綠大地”“萬福生科”上市造假案,到欺詐發行退市第一股“欣泰電氣”等,企業經營、財務、銷售等主要數據造假屢見不鮮,嚴重扭曲了上市公司股票的價值評判,擾亂了正常的資本市場秩序,極大地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挫傷了股民的投資積極性。
近幾年,造假環節不斷延伸,涉及IPO、再融資、并購重組、持續披露等多個領域。有的在IPO申報前即開始謀劃造假;有的在通過發審會后、取得發行核準批文前隱秘粉飾財務數據;有的在公司上市后長期、系統性造假。同時,造假手法不斷翻新。有的濫用行業特點,尋求行業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準則差異的“制度紅利”。有的通過境外公司,或依靠海外客戶跨境造假。有的與關聯方串通編造虛假合同糾紛,利用司法判決支付違約金的方式實施造假。
因此,為了提高資本市場的誠信水平,嚴懲造假行為,證監會采取了多種措施并不斷加大對造假行為的打擊力度。
2017年,證監會嚴懲了浙江九好忽悠式重組、慧球科技1001奇葩議案等無視監管紅線、挑戰法律底線的惡性案件;徹查龍薇傳媒虛假陳述、佳電股份財務造假、山東墨龍業績變臉等并購重組、大股東減持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快查快處同花順傳播誤導信息、曾改雄編造傳播期貨市場不實信息等擾亂市場信息傳播秩序的“黑嘴”。
隨著證監會監管核查打擊力度的加強,一個又一個的造假公司浮出水面,釋放出資本市場強監管、依法加大打假力度的態度。
筆者認為,在加大打擊造假企業的同時,還應提高造假者的造假成本,當前造假行為屢禁不止的原因之一還是因為造假成本太低,所以,可以通過提高處罰金額或是退市的方式進行遏制。另外,誠信的約束不應僅來自外界,更來自企業的自律心態和自身的道德力量,因為,誠信是企業立業之本,發展之道,一個不講誠信的企業又何談發展?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