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隨著長沙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中視電傳傳媒廣告股份有限公司兩家公司的首發申請的審核結果出爐,今年前5個月的IPO申請審核畫上了句號。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今年前5個月,發審委共審核了99家企業的首發申請,其中,獲得通過的企業為53家,被否40家,暫緩表決6家,通過率為53.5%。另外,還有10家企業的IPO申請取消審核。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從源頭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嚴把市場準入關,防止病從口入,是發行監管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2016年以來,證監會落實依法全面從嚴監管的工作要求,在發行審核過程中嚴格把關,嚴厲打擊欺詐發行和帶病申報,不斷從公司治理、規范運行、信息披露、財務狀況、持續盈利能力、募集資金使用等多個維度對首發企業進行從嚴要求。
一位來自上海的投行人士表示,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嚴格把關也將會促使擬IPO的發行人重新審視自身條件及融資需求,理性選擇合適的方式、合適的市場進行股本融資。
據了解,IPO申請被否,主要原因有五個方面,分別是業務經營不合規、內控有效性存在缺陷、會計基礎工作不規范、信息披露存在瑕疵、持續盈利能力存疑。
比如5月29日被否的北京中視電傳傳媒廣告股份有限公司,發審委提出,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逐年下降,低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銷售費用率和管理費用率顯著低于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同時,發審委提出,報告期內,公司返利金額較大,返利政策的執行對發行人經營業績構成重要影響。因此,發審委要求公司說明“返利會計核算是否符合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是否與同行業可比公司一致”等4個問題。
通過對今年前5個月的IPO情況進行梳理,《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進入5月份之后,終止審查的企業數量大幅增加的情況也有所緩解。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25日,2018年終止審查企業數量為149家。而截止到4月27日,這一數量為134家。也就是說,在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只有15家企業終止審查。
業內人士表示,這或許意味著,質地相對較好的企業在規范自身行為的同時,對證監會的審核標準也正逐步適應,抱有僥幸心理申報材料的企業正在逐漸減少。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