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包興安
9月25日,MSCI公司宣布,建議將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從5%增加到20%;緊接著9月27日,全球第二大指數公司富時羅素宣布,將中國A股納入其指數體系,定為次級新興市場地位,2019年6月份開始實施。機構人士認為,上述舉措有望為A股市場帶來數千億元長期資金,外資進入將對A股的整體生態環境產生深遠影響。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黃志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A股納入MSCI和富時羅素指數,說明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進度快速推進,當前A股對于國際資本來說已有較大的吸引力。
如是金融研究院高級宏觀策略研究員葛壽凈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9月份實際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A股有235只大盤股,在其中占比為0.71%。如果將大盤A股的占比提升至20%,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占比將提升至2.82%,相應帶來增量資金為316億美元。如果再加上跟蹤MSCI全球指數的資金,增量資金可能更高。
葛壽凈表示,從2019年6月份開始分三步進行A股納入富時國際指數體系的第一階段,第一次實施比例為20%,2019年9月份繼續納入40%,2020年3月份再納入40%,覆蓋大盤、中盤、小盤股。第一階段完成后占新興市場指數比例為5.5%,占富時全球指數權重為0.57%。完成入富第一階段將帶來增量資金約12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23億元)。
黃志龍表示,A股納入富時羅素指數和納入MSCI指數對市場的影響是相似的,將帶來以下幾方面影響:首先是增量資金,這對于當前低迷的股市來說彌足珍貴;其次,將有利于改善國內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和投資理念,特別是傾向于價值投資理念,當前A股的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國際資本增倉A股的可能性值得期待;最后A股的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化進程將進一步提升,A股在全球資本市場的話語權上升,也將進一步提高人民幣資產的流動性和對國際資本的吸引力,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中金公司認為,預計外資可能對A股帶來以下改變:在未來5年-10年內,外資將從當前持股約2%左右的市值占比上升至5%-10%的比例,平均每年凈流入A股的資金有望達到2000億元-4000億元人民幣;如果屆時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例在50%左右,外資合計持股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比例有望達到20%左右,可能成為A股最大的持股機構類別;市場投機氣氛有所降低,換手率下降,個人投資者換手率下降尤其明顯;估值國際化,且與國際資金聯動增強。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