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姜楠
回望極不平凡的2020年,深市公司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成績單——截至2021年4月30日,深市共有2421家公司披露了2020年報數據:實現營業總收入14.8萬億元,同比增長8.1%;實現凈利潤8678.2億元,扣非后凈利潤6568.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8.6%和30.6%。總體來看,主板藍籌穩健有韌性,創業板創新驅動高增長。
2020年以來,深交所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主板和中小板合并先后平穩落地,形成以主板、創業板為主體的市場格局,結構更簡潔、特色更鮮明、定位更清晰。
兩板合并后,深市主板公司超過1470家,總市值超過23萬億元,工業體系完整,產業配套健全,聚焦支持相對成熟的企業融資發展、做優做強。2020年,主板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8萬億元,凈利潤7403.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2%和37.9%。其中,萬科、濰柴動力、格力電器、比亞迪等18家公司收入超千億元;海康威視等15家公司利潤超百億元。一批主板公司成長為優質藍籌和細分行業冠軍,發揮了國民經濟“穩定器”和“壓艙石”作用。
經過十余年發展,創業板已成長為創新創業企業集聚地。創業板公司擁有與主業相關的核心專利技術11萬余項,近六成公司實現進口替代,解決了一批“卡脖子”技術難題。成績背后,是研發投入的持續加碼。2020年的研發金額同比增長12.8%,186家公司研發強度超過10%,46家超過20%。在創新驅動下,發展動能得到充分釋放,2020年創業板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43%,創2010年以來的最高增速。260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過50%,149家公司翻番。
深市公司在保持高成長的同時,還延續了高比例分紅的良好傳統,2020年,共有1490家公司推出現金分紅預案,占全部盈利公司家數的71%。其中,分紅比例保持在30%以上的有659家,50%以上的有290家,連續三年分紅的有1155家,與投資者持續分享業績增長紅利。
深市公司積極響應公司治理專項行動,全面檢查自身弱項,將整改薄弱問題與提升治理水平相結合,有效化解了各類風險。在股權質押方面,截至2020年底,存在股票質押的公司家數較2020年初減少86家,第一大股東質押比例在80%以上的公司減少超過90家,下降比例近30%。全年股票質押市值減少約1041億元,占股票總市值的比例下降3.6個百分點。
整體來看,深市公司2020年克服困難,在業績提升、加大研發、回報股東以及落實雙碳戰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建立精準扶貧長效機制等方面取得持續進展,但也顯露出帶有結構特征的問題,比如業績分化,16.9%的公司發生虧損,虧損面較2019年擴大3.9個百分點,業績恢復不均衡,穩增長的基礎仍需進一步鞏固。部分公司抗風險能力弱的特點在疫情中充分暴露,特別是一些主業不突出、競爭力不強的公司,疫情后恢復情況不理想,經營面臨較大困難。再比如,服務業整體恢復較慢。2020年深市工業公司凈利潤同比上升70%,服務業公司凈利潤同比下降2%,剔除金融業后降幅擴大到11.8%。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