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昨日,A股11月份行情收官,滬深兩市均處于震蕩整理,但仍有部分個股處于十分活躍狀態,部分個股的月內漲幅超過100%。分析人士認為,2018年以來A股市場處于不斷走低過程,11月份的重要的特征是月內低點較上個月的年內最低點有明顯提升,而在月內探底過程中涌現出的強勢股對市場人氣有聚集作用,有望實現強者恒強。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統計顯示,11月份以來,市北高新等8只個股漲幅居前。今日本報特對上述牛股進行分析解讀,以饗讀者。
市北高新11月份累計上漲達140%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市北高新11月份以來股價累計漲幅在全部A股中排名首位,達到140%。
公司2018年三季報披露顯示,2018年9月27日,公司與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泛業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泛業投資”)、公司控股股東上海市北高新(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市北集團”)以人民幣31.96億元的價格聯合競得了“靜安區市北高新技術服務園區N070501單元21-02地塊”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并取得了《成交確認書》。其中公司出資比例為35%、泛業投資出資比例為35%、市北集團出資比例為30%。該地塊土地使用權的競得將有利于公司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增強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和盈利水平。
對于該股,海通證券指出,受益數據交易中心和科創中心建設,公司股權投資有望快速增長。公司定位于“精品園區”綜合運營商、服務集成商和投資商,已布局3.13平方公里的上海閘北市北高新產業園和5.2平方公里南通科技城產業園。公司在市北高新園區內合計持有權益建面118萬平。同時,未來5年市北高新園區可開發建面260萬平,南通儲備4200畝土地。近年來,公司加大了創投業務投資力度,考慮公司處于大張江范圍內,未來有望享受上海科創中心和數據交易中心建設(具有市場唯一性)等政策利好,同時考慮到公司住宅銷售波動較大,園區產業載體銷售減少而租賃物業和租賃收入逐年增加,未來發展可期。(趙子強 王珂)
光洋股份三季報業績穩健增長
《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光洋股份月內股價累計漲幅達到90%以上,在所有A股中排名第二。
光洋股份近期的強勢表現與場內大單資金的集中關注密切相關,據統計,11月內光洋股份累計受到超過3000萬元大單資金搶籌,期間累計大單資金凈流入金額達到3168.35萬元。
該股今年三季報業績同樣實現了穩健增長,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2225.45萬元,同比增幅達到18.50%。而公司披露年報業績預告則顯示,今年全年凈利潤有望達到1205.70萬元,較上年同期略減25%。
有關資料顯示,公司創建于1994年,是一家專業的汽車軸承研發與制造企業,產品用于汽車變速箱、離合器與輪轂,下游客戶商用車占30%,乘用車占70%。公司于2016年上半年完成天海同步的并購,跨出了外延式并購的第一步。天海同步的營收和利潤體量與光洋股份相當,屬同步器和行星排龍頭企業,在細分市場處于領先地位,覆蓋了大眾汽車、格特拉克、博格華納、山東盛瑞等重要整車廠和變速箱客戶。
川財證券指出,論行業,中國自動變速箱取代手動變速箱的趨勢已確立,催化劑包括一是比亞迪等自主品牌相繼實現自動變速箱量產,二是合資品牌為降成本,將變速箱及零部件國產化,三是第三方企業如山東盛瑞變速箱等企業的技術和市場日益成熟,公司有望借此迎來發展。
國金證券則表示,汽車軸承配套需求有望穩定增長,且集中度提升將是長期趨勢。汽車是軸承最大的市場(份額約30%),預計在汽車產銷量持續增長的帶動下,未來汽車軸承配套需求有望維持穩定增長。目前國內軸承行業乃至汽車軸承行業集中度均較低,而全球軸承行業則高度集中。光洋軸承作為擁有技術和規模優勢的企業,未來有望顯著受益于國內行業集中度的提升。(王珂)
群興玩具業務升級轉型提升影響力
昨日是A股11月份最后一個交易日,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收于2588.19點,累計月跌幅為0.56%,在此背景下,個股的搶眼表現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蹲C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發現,剔除11月份上市的次新股,月內累計漲幅的個股群興玩具市場表現較為出色,在11月份個股漲幅排名中位居第三名。
具體來看,對于群興玩具,公司主營電子電動玩具的生產與銷售。根據玩具業務升級轉型方案,公司已退出原有玩具生產制造業務,目前主要從事玩具渠道經營業務。公司所有產品均使用“QUNXING”品牌進行銷售,經過多年自主品牌的市場開拓,公司產品在經銷商、零售商和消費者中形成較高的影響力和認知度。
良好的業績表現或是推動公司股價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據統計數據發現,公司2018年三季報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139.04%,同時公司披露的年報業績預告顯示,公司預計2018年1月份至12月份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00萬元至500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變動幅度為:118.68%至123.35%。業績變動原因說明:主要系公司退出玩具生產業務,轉型玩具渠道經營業務,相關費用大幅減少,同時理財投資收益增加所致。(徐一鳴)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