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晚在央視新聞聯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系列報道中,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表示:“今年將制定出臺促進汽車、家電等熱點產品消費的措施”。受此利好消息刺激,昨日A股市場家電板塊和汽車板塊大幅活躍,家用電器行業指數上漲4.1%,居各行業板塊之首,惠而浦、海信家電、春蘭股份等7股漲停;汽車行業指數上漲2.19%,力帆股份、金杯汽車、眾泰汽車等9股漲停。昨日,港股家電板塊和汽車板塊也與A股形成聯動,強勢上漲,其中,海信家電漲11.3%、創維數碼漲8.05%、長城汽車漲9.28%、吉利汽車漲8.41%。
家電智能化是趨勢
Wind數據顯示,昨日家用電器行業獲得14.68億元的主力資金凈流入。個股方面,格力電器最受青睞,獲得7.85億元的主力資金凈流入,美的集團也獲得4.89億元的主力資金凈流入。奧佳華、樂金健康、東方電熱3股連續5個交易日獲得主力資金凈流入。
近年來,家電行業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銅、鋼材、鋁等家電消耗較大的金屬價格目前均處于相對高位。家電另一重要原材料塑料價格近年也受環保因素影響大幅上漲,目前雖有所回落,但也維持在相對高位,這對家電產品的毛利率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從家電類上市公司財報也可以看出,部分家電企業的原材料成本占比有所上升,而龍頭大企業,通過規模優勢及新產品升級,對成本轉嫁能力較強,如青島海爾和格力等原材料成本占比持續下降。
2018年12月天貓最新銷售數據顯示,從家電行業整體來看,各品類12月銷量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空調、冰箱、彩電等大家電銷量同比增速亮眼,分別為36%、21%、39%,小家電中吸塵器、電飯煲也呈現量價齊升的態勢。
隨著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主流消費群體也呈現高端化和年輕化趨勢,消費者也從單純追求產品實用性轉變為追求人性化、高品質創新型產品為主。從當前的傳統家電市場來看,產品的細分化、智能化是未來家電發展的必然趨勢。如掃地機器人逐漸走進千家萬戶。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前11個月掃地機器人線上銷售同比增長超過60%,線下銷售同比增長超過40%,均高于吸塵器整體市場的增長;智能電視也保持著較高的增長速度。
新能源車增速成亮點
2018年汽車行業景氣度總體低迷。根據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汽車銷量增速前高后低,1-4月份逐步走高,自5月份開始趨勢走低,并于7月份開始連續5個月負增長,特別是11月和12月汽車銷量同比增速分別為-14.5%和-11.6%,連續兩個月出現兩位數的下滑,這在中國汽車行業發展歷史中首次出現。2018年是中國汽車行業發展史上標志性的一年,行業將迎來首次年度負增長,全年銷量同比下滑3%。
由于行業銷售的疲弱,直接影響到A股汽車類上市公司的股價表現。2018年汽車指數下跌了32%,跑輸上證指數約7個百分點。截至2019年1月9日收盤,汽車板塊動態市盈率約14.6倍,接近2012年時的歷史低位,市凈率僅1.52倍,接近2008年時的歷史低位。
在行業整體下滑時,也有不少公司因銷售策略、產品型號受消費者喜愛、政策扶持等因素,出現逆市增長。長城汽車發布的2018年12月產銷快報顯示,單月銷量為13.38萬輛,同比增長6.5%,哈弗品牌銷量為10.76萬輛,同比增長21.2%。
比亞迪12月銷量快報則更加亮麗,快報顯示其12月銷量7萬輛,同比增長31.2%。其中新能源乘用車3.7萬輛,同比增長135.9%,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連續5個月保持三位數的增長;新能源客車2340輛,同比增長25.9%。2018年,累計銷量52.1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24.8萬輛。公司計劃2022年分拆電池業務獨立上市,電池業務有望得到價值重估。
根據起點研究統計,2018年12月份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為13.4GWh,同比增長45.5%,環比增長50.1%。2018年的電池總裝機量為57Gwh,同比增長56.7%。從比亞迪銷售快報及動力電池裝機量高速增長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或將是帶動行業走出低谷的中堅力量。
山西證券表示,2019年雖然補貼逐漸退坡,但隨著新能源汽車質量的提升以及廠家成本的內部消化,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仍有望看到較高的銷量增速。其中龍頭公司更為穩定,行業集中度提升,強者恒強。因此,建議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智能汽車等新興產業領域的整車龍頭。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11:10 | 多舉措應對經營壓力 瓦軸B預計上... |
10:45 | 金健米業發力面制品及休閑食品 上... |
10:43 | 景區游客接待量增長 桂林旅游預計2... |
10:36 | 內生發展及外延并購共驅 重藥控股... |
10:36 | 仙琚制藥布局呼吸系統用藥 噻托溴... |
10:35 | 一鳴食品子公司獲增資1.2億元 引入... |
10:34 | 金田股份預計上半年凈利潤達3.4億...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