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子強 見習記者 任世碧
12月21日,A股三大指數震蕩走強,集體收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0.88%報3625.13點,深證成指漲0.82%報14688.98點,創業板指漲0.53%報3350.43點;兩市合計成交10004億元,連續43個交易日突破萬億元。個股方面,在可交易的A股中,上漲個股有3252只,下跌個股有896只,平盤個股51只;兩市漲停股161只,跌停股13只。
與此同時,北向資金12月21日合計凈賣出9.97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12.23億元,深股通凈賣出22.20億元。
周二,行業板塊漲多跌少,從申萬一級行業來看,有30個行業實現上漲,房地產行業漲幅居首,達5%,緊隨其后的是,社會服務、紡織服飾、建筑材料、家用電器等行業漲幅均超2%;僅食品飲料板塊出現下跌,跌幅為0.52%。
從熱門板塊來看,房地產板塊持續走強,包括大龍地產、渝開發、藍光發展、嘉凱城、天保基建、中交地產、陽光城、棲霞建設等在內的40只個股批量漲停。
與此同時,在房地產板塊強勢帶動下,12月21日,物業管理、租售同權、家居用品、建材等緊密相關的板塊也大幅拉升,南都物業、全筑股份、聚力文化、揚子新材、羅普斯金、雙槍科技、匯通能源等概念股強勢漲停。
國信證券表示,行業至暗時刻終將過去,看好穩健型龍頭房企在恢復期的表現。從統計局公布的11月房地產數據來看,行業基本面正逐漸修復。我們認為,穩健型龍頭房企將脫穎而出。這些房企在極端壓力下仍能保持健康的財務狀況,在行業恢復期必將成為金融機構融資額度的優先發放對象,進而有實力在依舊清冷的土地市場上獲取高性價比地塊,修復遠期利潤表。
周二,券商股午后繼續沖高,太平洋封漲停,國金證券、天風證券、國海證券、華泰證券、興業證券等跟漲。銀行股同樣走強,紫金銀行午盤收盤前直線拉升封板。
華西證券表示,券商板塊仍在政策紅利窗口期,當前板塊PB估值1.71倍。盡管一年以來券商板塊單日大漲之后的行情持續性不佳,但板塊異動的頻次呈現密集趨勢,長線投資者可左側布局。
12月21日,元宇宙概念股持續活躍,國光電器、棕櫚股份、寶鷹股份、湖北廣電、延華智能、川大智勝、恒信東方等7只概念股收獲漲停。
對于周二A股全線反彈,A股后市將如何表現?各大機構各持己見,觀點不一。
興業證券:當前跨年行情的大邏輯依舊成立,不必過度擔心短期的擾動,跨年行情將在指數震蕩抬升、板塊交替輪動中拾級而上。繼續抓住四大主線,把握跨年行情:1.關注券商這個跨年行情演繹的重要載體。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有望對券商長期業績形成支撐。2.受益于穩增長預期,同時低估值修復的新老基建、地產等板塊。一方面,經濟工作會議要求“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另一方面,后續貨幣、信貸有望進一步寬松,帶來基建、地產等板塊估值修復。3.雙碳相關的新能源和煤炭等板塊。4.以“小高新”為代表的科創成長板塊。政策持續支持以“小高新”為代表的科技創新企業。同時,宏觀環境進入“寬貨幣、穩信用”階段,市場風格將進一步偏向高景氣、高增長的科創、科技賽道。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周二,滬深兩市出現震蕩反彈,低估值板塊有所回升,而前期上漲較大的板塊則出現獲利回吐的跡象。臨近年底,市場反彈出現一波三折,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一部分投資者,對于前期漲幅過大的股票進行獲利了結;另一部分則在逢低布局明年的機會,一些低估值的板塊受到了部分投資者的關注,消費和新能源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投資主題,特別是2022年消費和新能源的表現有可能會超預期。
建泓時代投資總監趙媛媛:隨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穩增長”基調確立,市場對地產產業鏈、能源基建(電網/輸配電)的關注度有所提升。同時,對春節前市場流動性相對充裕的預期,也使得周期、成長、可選消費品更容易取得超額收益。建議近期關注地產產業鏈的家居、大家電、裝修裝飾;能源基建中柔性直流、核電。
富榮基金研究部總經理郎騁成:海外流動性的收縮加劇了市場對高估值板塊的短期擔憂,但整體而言我們認為對A股影響偏短期,預計未來1個季度到2個季度貨幣政策仍處寬松周期,中短期偏松的貨幣政策+經濟增速探底期的宏觀環境仍然不變,市場仍處相對良性的區間,短期建議相對均衡的配置,經濟企穩預期下的消費、金融板塊的估值切換行情,以及重視高景氣成長賽道光伏、軍工、半導體回調的配置機會。
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胡泊:臨近年末,市場比較擔憂明年經濟的不確定性,整體市場的情緒偏于謹慎,所以整體大盤出現了比較大的回調,少部分的資金在細分賽道里尋找確定性的投資機會,從而導致當前市場熱門股劇烈分化,有連板股繼續連板,但也有閃崩跌停的,這種情況是當前市場特征的一種表現,預計只有在市場找到明確的主題和方向之后,這種炒作才會逐漸的淡化。
優美利投資總經理賀金龍:當前的熱點輪動較快,短期資金還沒有達成一致,對一些市場焦點股抱團和瓦解的輪動周期較短,因此形成多只股票連續暴漲,或忽然閃崩的現象,短期的情緒變化往往導致籌碼潰散,而這類股票又往往缺乏高度確定性的業績支撐和業績預期,投資者應注意此類股票風險,理性投資。由于指數連續下跌,市場又少有能帶動多頭的情緒題材板塊,帶來的妖股叢生現象,但市場維持在震蕩上行的區間的走勢未破,目前下跌在宏觀因素和資金量變化不大的前提下,下跌暫且可認為是上行中的良性回踩。
(編輯 孫倩 策劃 趙子強)
13:56 | 以“場景、空間和賽道”為主題 202... |
13:40 | 畢馬威中國發布《現代農業發展深度... |
13:39 | 加大生產規模創新營銷模式 廣晟有... |
13:33 | 三暉電氣發布智能養老服務機器人 ... |
13:29 | 風語筑預計2025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 |
13:23 | 淘寶閃購日訂單再破8000萬 不含自... |
13:21 | 道道全上半年凈利潤預增 下半年或... |
12:35 | 中銀協:截至2024年末消金公司資產... |
12:08 | 國產高端醫療器械新勢力北芯生命沖... |
11:13 | 海關總署:上半年有進出口實績的外... |
09:58 | 長城證券預計上半年歸母凈利潤同比... |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