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兼機關黨委書記鄭波:“車能路云”產業融合融通將催生新商業機會
本報記者 趙學毅
“‘車能路云’將形成全新的智能、綠色、安全和高效的未來出行生態系統,通過產業之間的融合融通,將形成新的商業機會。”10月27日,由《證券日報》社與江西省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23汽車資本論壇”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行,經濟日報社副總編輯兼機關黨委書記鄭波在致辭時表示。
今年以來,國內眾多車企相繼發布實現多城市城區NOA(導航輔助駕駛)的目標。小鵬率先起步,陸續在廣州、深圳、上海、北京開放城市NGP(智能導航輔助駕駛)功能;理想宣布在北京、上海開啟城區NOA內測,年底覆蓋100個城市;蔚來宣布NAD(網絡接入設備)服務中的“城區NOP+服務(增強版領航輔助駕駛)”將于上海區域開啟體驗。近期,比亞迪、智己等品牌也在加速推進城區NOA。上汽、蔚來、阿維塔、長城等諸多車企都表示,今年將在全國多個城市落地城區NOA。
6月份,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明確表示,將支持有條件的自動駕駛(L3級自動駕駛),及更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商業化應用,并將發布新版智能網聯汽車標準體系指南。工信部已經啟動了這項工作,地方也在積極響應。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發展日漸深入,從單車智能走向“車能路云”融合發展成為新趨勢。今年6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構建“車能路云”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鄭波表示,這是“車能路云”融合發展的概念首次被提及,“車能路云”指的是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產業、智慧公路基礎設施和云計算技術的相互融合。這既是對先前“車路云”一體化發展的進一步延伸,更是將交通、能源、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等領域融為一體,形成全新的智能、綠色、安全和高效的未來出行生態系統。
鄭波認為,“車能路云”涉及到的汽車、能源、ICT(信息通信技術)、電子、通訊等,將因為產業之間的融合融通,形成新的商業機會。
機遇與挑戰共存,打造未來出行生態面臨的挑戰也是非常大的。鄭波稱,一方面,從單車智能到“千車一面”,除了技術障礙外,車企之間如何打破競爭壁壘,建立統一的終端調控平臺至關重要;另一方面,過去幾年間各地紛紛建立智慧公路基礎設施,但普遍使用率不高,車企參與度不高,這也需要協調好各方利益和訴求,以市場化為導向形成商業閉環。
23:43 | 國內手機出貨未來可能承壓 廠商多... |
23:43 | 中國生物制藥擬68億元收購創新藥企... |
23:43 | 神秘接盤方“現身” 漢唐云智算擬... |
23:43 | 遠望谷擬定增募資不超3億元 加碼RF... |
23:43 | 方大集團東北制藥混改七周年:創新... |
23:42 | 暑期檔過半 市場渴望黑馬影片力挽... |
23:42 | 火電板塊迎來“高光時刻” 11家相... |
23:42 | 天津港口變形記:從“黃金水道”到... |
23:42 | 22家人形機器人相關公司中報業績預... |
23:42 | 著力激發“港產城”融合發展藍色動... |
23:42 | 業務多元化再迎新契機 中資券商爭... |
23:42 | 中國人壽擬清倉杭州銀行 銀行股長...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