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釗
近期,多家車企陸續發布7月份汽車銷售數據。整體來看,7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延續高增長態勢。自主車企與新勢力車企呈現出不同的發展軌跡——自主車企憑借全產業鏈優勢和全球化布局持續領跑,新勢力陣營則迎來洗牌,頭部企業競爭白熱化。
自主車企規模優勢凸顯
自主車企方面,7月份,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以34.43萬輛的銷量繼續穩坐頭把交椅,雖同比增幅僅0.6%,但今年累計銷量已接近250萬輛,規模效應持續顯現。值得關注的是,比亞迪的海外市場表現尤為搶眼,7月份乘用車及皮卡海外銷售8.02萬輛,同比增長159.5%。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集團”)7月份整車銷量達33.8萬輛,同比增長34.2%,實現年內“七連漲”;今年以來累計批售239萬輛,同比增長15%。自主與新能源板塊成為上汽集團增長主引擎。7月份自主品牌銷售21.4萬輛,同比增長39.4%;新能源車型銷售11.7萬輛,同比增長64.9%。
吉利汽車集團7月份汽車銷量達23.77萬輛,同比增長58%,連續11個月銷量突破20萬輛。新能源領域表現更為突出,單月銷量13.01萬輛,同比增長120%,新能源滲透率高達55%。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7月份整車銷量突破25.24萬輛,同比增長6.5%,其中自主新能源銷量2.85萬輛,同比激增129.03%,增速在主流車企中名列前茅。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7月份汽車銷量達22.44萬輛,同比增長14.7%;其中出口汽車11.91萬輛,同比增長31.9%,保持中國汽車出口第一。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汽車”)7月份銷量超21萬輛,新能源銷量達7.9萬輛,同比增長73%。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7月份汽車銷量為10.44萬輛,同比增長14.34%;其中新能源車型銷售3.46萬輛,同比增長43.27%。
新勢力車企發力細分市場
新勢力陣營在7月份迎來顯著的格局變化,零跑、小鵬等汽車品牌憑借爆款產品實現跨越式增長。
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零跑汽車”)7月份銷量為5.01萬輛,同比增長超126%,月銷量首次突破5萬輛,連續5個月穩居新勢力榜首。這一成績得益于公司精準的產品策略,7月份推出的全新C11與B系列首款轎車B01形成產品矩陣,以高性價比迅速打開了市場。零跑汽車董事長朱江明“年銷百萬輛是車企生存基礎”的判斷,正通過規模化效應逐步驗證。
小鵬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鵬汽車”)創下單月交付歷史新高,7月份汽車銷量達3.67萬輛,同比激增229%,環比增長6%,今年以來小鵬汽車累計銷量已達23.39萬輛,同比增幅高達270%。
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新勢力中的最大黑馬,首款SUV小米YU7的交付推動其7月份銷量首次突破3萬輛大關。該車開售18小時鎖單量突破24萬輛,市場熱度遠超首款車型小米SU7。6月中旬竣工的小米汽車二期工廠于7月份試點投產,有效緩解了此前的產能問題。
蔚來集團7月份汽車銷量達2.10萬輛。從品牌結構看,蔚來主品牌交付1.27萬輛,樂道品牌交付5976輛,螢火蟲品牌交付2366輛。蔚來集團董事長李斌宣布推出第三代ES8、樂道L90和L80三款大型純電SUV。其中樂道L90已于8月1日開啟全國交付,全新ES8將于8月下旬發布,有望通過產品迭代帶動銷量回升。
曾經的“銷冠”北京車和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理想汽車)7月份表現承壓,汽車銷量達3.07萬輛,同比下降近40%。
傳統車企旗下新能源品牌同樣多點開花。長安汽車旗下深藍汽車7月份銷量達2.72萬輛,同比增長62%;阿維塔銷量為1.01萬輛,同比增長178%。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嵐圖汽車7月份銷售1.21萬輛,同比增長102%;奕派汽車銷量達2.79萬輛,同比增長70.9%。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極狐汽車7月份銷量達0.94萬輛,同比增長50.35%,吉利汽車集團旗下極氪與領克雙品牌合計交付4.42萬輛。
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智能網聯汽車分會秘書長林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市場策略看,自主車企更注重全價格帶布局和全球化拓展,比亞迪、吉利汽車等企業通過多品牌矩陣覆蓋不同消費群體,同時加速海外市場滲透;新勢力則聚焦細分市場突破,零跑汽車、小鵬汽車以高性價比車型快速上量,小米汽車憑借生態優勢打開市場,理想汽車、蔚來則在高端市場探索差異化路徑。”
隨著8月份小鵬全新P7、吉利銀河A7、嵐圖知音等新車陸續上市,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升級。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產業協調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樊宇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即將到來的818購車節、成都車展等,對于終端銷量會形成積極的促進作用,消費者購車需求或逐步釋放。
23:42 | 多家車企發布7月份銷售數據 新能源... |
23:42 | 成都動漫產業逆襲的“三重奏” |
23:42 | 成都動漫產業從“代工車間”變身“... |
23:42 | 權益類銀行理財表現亮眼 今年以來4... |
23:42 | 143家險企披露最新償付能力報告 5... |
23:42 | 多只績優基金申購額度設限 策略容... |
23:42 | 公募機構8月份掘金圖曝光 科技與紅... |
23:42 | 7月份657家私募機構忙調研 偏愛科... |
23:42 | 從新興產業成用電主力軍看電力供需... |
23:42 | 美聯儲若過晚降息將會產生哪些后果... |
23:42 | 資本市場助推“人工智能+”行動時... |
23:42 | 中國經濟“新意”濃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