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寶琛
日前,國家統計局發布的一組數據引人矚目:經核算,2024年我國“三新”經濟增加值為242908億元,比上年增長6.7%(按現價計算),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增速高2.5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為18.01%,比上年提高0.43個百分點。
“三新”經濟是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核心內容的經濟活動的集合。自2018年我國首次正式發布“三新”經濟增加值數據以來,這一數值呈現逐年上升態勢,其占GDP的比重也逐年增加。
在筆者看來,“三新”經濟增加值持續攀升的背后,是各地立足實際,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斷強化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推動新動能加速積聚,使其成為支撐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實現提質增效的關鍵力量。
以新業態為例,在“互聯網+”的持續滲透下,各種新業態如雨后春筍般興起。比如,網絡購物作為新興消費業態的典型代表,發展勢頭迅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網上零售額74295億元,同比增長8.5%。
網絡購物的快速發展,有力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協同進步。快遞業便是典型例證,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956.4億件,同比增長19.3%;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7月9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突破1000億件,比2024年達到千億件提前35天。這一組組數據,不僅彰顯了快遞業在促進消費升級、助力實體經濟增長方面所發揮的關鍵支撐作用,更折射出我國經濟發展所蘊藏的強大韌性和蓬勃活力。
“三新”經濟的發展催生了大量就業機會。智聯招聘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人形機器人、新材料、智能硬件等領域招聘職位數同比分別增長398.1%、72.1%、50.3%。
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孕育新職業,新職業反映社會經濟發展新趨勢、新動向。日前,第七批新職業與新工種正式發布,包括17個新職業、42個新工種。主要特點體現為三個“新”:新技術驅動、新消費孕育、新業態催化。這些新職業、新工種的出現,是推動新質生產力快速發展、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是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鮮活注腳。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興支柱產業,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
這為“三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基于此,筆者認為,“三新”經濟要持續發力,不斷開辟新賽道、增強新動能、塑造新優勢。在此過程中,各方要緊密協作,持續打好“組合拳”,充分激發“三新”經濟的潛能和活力。比如,優化完善適應“三新”經濟發展的監管制度體系,在促進發展的同時,確保監管規范,賦予市場主體更多生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構建公平有序的競爭秩序,為更多產業落地生根培育良好的生長土壤。
發展壯大“三新”經濟,是推動經濟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動力源泉。隨著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不斷發展,市場活力被進一步激活,中國經濟所呈現出的“新意”,不僅讓人真切感受到發展的融融暖意,也更加堅定了我們鞏固拓展良好發展勢頭、將發展藍圖一步步化為現實的信心與決心。
23:42 | 多家車企發布7月份銷售數據 新能源... |
23:42 | 成都動漫產業逆襲的“三重奏” |
23:42 | 成都動漫產業從“代工車間”變身“... |
23:42 | 權益類銀行理財表現亮眼 今年以來4... |
23:42 | 143家險企披露最新償付能力報告 5... |
23:42 | 多只績優基金申購額度設限 策略容... |
23:42 | 公募機構8月份掘金圖曝光 科技與紅... |
23:42 | 7月份657家私募機構忙調研 偏愛科... |
23:42 | 從新興產業成用電主力軍看電力供需... |
23:42 | 美聯儲若過晚降息將會產生哪些后果... |
23:42 | 資本市場助推“人工智能+”行動時... |
23:42 | 中國經濟“新意”濃濃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