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貨幣政策的正常化”分論壇上表示,中國將擴大金融業(yè)對外開放,提升國際競爭力。下一步金融業(yè)開放將遵循以下三個原則:第一,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第二,金融業(yè)的對外開放和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改革進程要相互配合,共同推進。第三,在開放的同時,要重視防范金融風險,使得我們金融的監(jiān)管能力要與開放的程度相匹配。
多項措施落實時點明確
易綱宣布了包括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等金融領域開放的六大措施,將在未來幾個月內落實,今年6月30日之前大部分措施將會落實。
金融領域的開放措施具體包括六個方面。第一,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內外資一視同仁;允許外國銀行在我國境內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第二,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的上限放寬到51%,三年以后不再設限。第三,不再要求合資證券公司境內股東至少有一家是證券公司。第四,為進一步完善內地和香港兩地股市互聯互通的機制,從今年5月1日起把互聯互通每日的額度擴大四倍,也就是說滬股通和深股通每日額度由130億調整為52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每日額度從105億調整為420億元人民幣。第五,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yè)務和保險公估業(yè)務。第六,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的范圍,與中資機構一致。
以下措施將在今年年底前落實。第一,鼓勵在信托、金融租賃、汽車金融、貨幣經紀、消費金融等銀行業(yè)金融領域引入外資。第二,對商業(yè)銀行新發(fā)起設立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和理財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不設上限。第三,大幅度擴大外資銀行的業(yè)務范圍。第四,不再對合資證券公司的業(yè)務范圍單獨設限,內外資一致。第五,全面取消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兩年代表處的要求。
此外,易綱表示,經過中英兩國雙方共同努力,目前滬倫通的準備工作進展順利,爭取在2018年年內開通滬倫通,在此前宣布的一些金融業(yè)、服務業(yè)的開放措施也在有序推進,比如說以前宣布的包括開放銀行卡清算機構和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市場準入的限制,放寬了外資金融服務公司開展信用評級服務的限制,對外商投資征信機構實行國民待遇。
對內外資一視同仁審慎監(jiān)管
易綱表示,目前各部門正在抓緊修改法律法規(guī)相關程序,將在幾個月內落地實施。為促進金融業(yè)開放相關工作順利實施,還將做好配套措施,在擴大金融業(yè)開放的同時加強金融監(jiān)管。在放寬外資準入和業(yè)務范圍的時候,依然要按照相關法規(guī)對各類所有制企業(yè)進行一視同仁的審慎監(jiān)管。通過加強金融監(jiān)管,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wěn)定。
易綱表示,放開對外資的準入和業(yè)務范圍的限制,同時對各類所有制,不管是中資還是外資都要依法合規(guī)、進行一視同仁的審慎監(jiān)管。對于金融牌照,銀行、證券、保險和其他服務的牌照是嚴格管理的,有準入資格的,所以對于內外資是一視同仁審慎監(jiān)管。通過加強金融監(jiān)管可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維持金融穩(wěn)定,提升中國金融業(yè)的競爭力,更好實現全球化和整個中國金融市場的開放。
易綱說,歡迎外國的銀行、證券和保險公司在中國開展業(yè)務和投資,中國會對國內外公司一視同仁。整個市場是開放的,在這個市場上的表現就要看各家公司自己的公司治理和能力。
利率雙軌融合是方向
在被問及中國的基準利率接下來是否會發(fā)生變化時,易綱稱,最好的方式是讓兩條利率軌道逐漸融合,“這是我們的改革方向。”
易綱表示,目前中國有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兩條軌道,其中貨幣市場的利率完全由市場來決定,比如政府債、公司債利率。借貸和儲蓄還是有基準利率,但對于基準利率也放松了一些空間,存貸款利率可以較之基準利率稍微有所上浮或者下降,這由商業(yè)銀行根據市場狀況來決定。
他表示,未來最好的策略就是讓這兩條軌道逐漸融合,更加遵從市場利率這一方向。
在回應中國是否會使用貨幣政策的手段來應對中美貿易問題時,易綱說,“我們的貨幣政策以及外匯市場現在運行得很好。目前外匯市場是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jié)、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人民銀行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沒有進行外匯干預。目前的外匯市場可以很好地服務個人和企業(yè),也可以讓中國及外國公司方便地進行貿易和投資。我認為未來外匯市場也會運行得更好。”
易綱強調,中國目前的確存在杠桿率高、債務水平高的問題。從審慎的貨幣政策和金融穩(wěn)定的角度出發(fā),我們認為,首要的任務是要保持債務水平的穩(wěn)定,第二個任務是讓債務結構更加優(yōu)化,平衡好政府債務、企業(yè)債務及個人債務。第三個任務是讓總杠桿率更加合理。通過以上做法,來實現去杠桿。
對于金融監(jiān)管新框架,他表示,“目前我們的方向是一定要加強監(jiān)管,基本框架還是分業(yè)監(jiān)管,各監(jiān)管機構職責是清晰的。但從過去這些年的經驗來看,我們要特別關注跨市場、跨產品、跨機構的風險傳染。比如我們的大資管指導意見,目的就是要讓銀行、證券及保險的資產管理業(yè)務都要在同一個規(guī)則下競爭,盡量減少監(jiān)管套利。”
20:02 | 濟民健康攜手達博生物打造多靶點新... |
20:00 | 迪哲醫(yī)藥舒沃替尼片納入最新版NCCN... |
19:58 | 美團訂單量再創(chuàng)新高 微信社交裂變... |
19:57 | “美好生活、書香中國”城市行廈門... |
19:38 | 影石創(chuàng)新在美“337調查”初裁勝訴 |
19:37 | 國窖1573冰·JOYS“靈感發(fā)酵局”登... |
19:32 | 懂車帝AI全景圖首次亮相 推動AI深... |
19:30 | 盈新發(fā)展成為“贛超”總冠名商 |
19:29 | 全球用戶共繪“熱愛為伍” 嵐圖FRE... |
19:22 | 科創(chuàng)板改革“1+6”配套業(yè)務規(guī)則落... |
18:08 | 中國人保健康2025年客戶節(jié)彩虹跑活... |
16:56 | 上交所發(fā)布科創(chuàng)成長層指引 新注冊...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