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左永剛:隨著各層面政策陸續出臺實施,我國軍民融合發展已呈現出整體推進、加速發展的良好勢頭,重點領域軍民融合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不少省市相繼設立了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基金或投資基金。
■本報記者 杜雨萌
近期,各地有關軍民融合的消息此起彼伏。如重慶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將設立10億元重慶市軍民融合創投基金,以資本助力軍民融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組建成立我國首個軍民融合氫能工程技術研發中心,以此推動航天氫能技術軍民融合發展。可以看到,目前國內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大力推進軍民融合,一方面是為了安全推動軍民兩個領域中先進技術的互相擴散,以更好發揮技術溢出效應,減少技術研發重復投資;另一方面也是為民間資本提供更多發展空間,拉動民間資本與國防工業企業的密切合作,推動民間投資增長。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軍民融合發展已呈現出整體推進、加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龍紅山此前介紹,重點領域軍民融合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特別是在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領域,積極吸納全社會優勢資源。目前,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中,民企占到總數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優勢民營企業占比接近一半;“民參軍”企業承擔任務的領域和層次也不斷拓展,部分民營企業已經開始承擔總體和分系統任務,一些民營企業在微小型、無人系統和微納米等前沿關鍵技術領域逐步發揮重要作用。
但不可否認的是,一些結構性矛盾仍存在。劉興國指出,這些結構性矛盾中,既有民間資本想要參與國防軍事領域但在技術實力和保密要求方面難以滿足軍工領域需要等問題,也有國防技術想向民用領域擴散但不一定能有效滿足消費者需求等問題。
劉興國建議,從國防工業領域來看,應優先向民間資本開放涉密程度較低且與民用產品具有相同或相近技術基礎和標準要求的領域;從民用領域來看,國防領域應優先探索將非核心、非關鍵且在民用領域確實有廣泛需求的技術,向民用領域進行商業化擴散。
總的來看,當下在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大背景下,民營企業無疑能夠更好地分享這一紅利。劉興國認為,對民營企業來說,一方面能拓寬市場空間,增加新的業務領域與發展機會,有助于企業加快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民企在與軍工企業合作過程中,更好地提高質量意識,加強生產管理,進而提升企業形象。
19:22 | 科創板改革“1+6”配套業務規則落... |
18:08 | 中國人保健康2025年客戶節彩虹跑活... |
16:56 | 上交所發布科創成長層指引 新注冊... |
16:16 | 明起復牌!這家創業板公司跨界并購... |
16:15 | 剛剛!上交所發布,科創板改革“1+... |
16:11 | 財通資管REITs產品獲獎 以金融之力... |
16:10 | 資深專業機構投資者認定標準細化 ... |
18:31 | 長周期考核提升險資投資穩定性和積... |
11:47 | 西部創業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 |
11:11 | 上證指數刷新9個月新高 多因素支撐... |
11:11 | 穩定幣概念熱度持續升溫 行業迎來... |
11:11 | 一汽解放場景化落地與生態協同 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