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楊笑寒
隨著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陸續披露,財險公司上半年車均保費情況隨之揭曉。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截至8月13日,已有57家財險公司披露了上半年車均保費,最高達5700元,最低為900元,平均值為1978.56元。在57家財險公司中,有39家上半年車均保費在2000元以下。
車險是財險行業第一大險種,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財險公司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以下簡稱“保費收入”)9645億元,其中車險保費收入4505億元,占比46.7%。而車均保費則是衡量財險公司車險業務質量與定價水平的重要指標。
具體來看,在上述57家財險公司中,今年上半年,車均保費最高的為現代財產保險(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現代財險”),車均保費為5700元;最低的是都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煤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車均保費均為900元。
分區間來看,有3家險企的車均保費低于1000元,36家險企的車均保費在1000元至2000元之間(含1000元,不含2000元),10家險企的車均保費在2000元至3000元之間(含2000元,不含3000元),8家險企的車均保費在3000元及以上。
其中,上半年車均保費低于1000元的險企分別是華農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都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煤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均為中小險企。對此,北京排排網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帆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小險企在品牌影響力、服務網絡等方面與大型險企存在差距,因此經常通過降低保費來提升競爭力和吸引力。
近年來,日益發展的新能源車險市場受到財險公司關注,成為后者經營車險業務的焦點。自新能源車險推出以來,一直存在“車主喊貴,險企喊虧”的問題,高保費與高賠付率同時存在。數據顯示,2023年,新能源汽車車均保費比燃油車高63%,扣除車齡等因素,新能源新車保費仍比燃油車新車高約10%。同時,全行業2024年新能源車險承保虧損57億元,呈現連續虧損。
從今年上半年的車均保費來看,業務范圍主要聚焦新能源車險的財險公司,其車均保費也較高,例如,現代財險、深圳比亞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財險”)等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車均保費均超過4000元,遠超行業平均水平。不過,盡管上述聚焦新能源車險的險企車均保費仍處于高位,但均較2024年有所下降。
1月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四部門發布《關于深化改革加強監管促進新能源車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車維修使用成本、創新優化新能源車險供給等。
楊帆表示,部分頭部險企新能源車險綜合成本率呈下降趨勢,與燃油車差距縮小,市場規模也因新能源車保有量快速增長而持續擴大,前景廣闊。當前新能源車險市場仍處于關鍵轉型階段,核心挑戰仍然存在,如新能源汽車智能化、一體化程度高,維修成本居高不下,出險率仍相對較高。不過,隨著行業不斷探索垂直化經營管理、集中化理賠模式,與車企加強數據互聯互通,后續有望進一步降低成本,實現從虧損到盈利的轉變,新能源車險仍將是財險業務重要的增長極。
對于2025下半年的車險市場表現,廣發證券非銀首席分析師陳福認為,從車均保費維度看,在費用率穩定的背景下,險企車均保費保持穩定趨勢,同時,新能源車險占比和三者險保額的提升均有助于車均保費企穩回升。
11:43 | 永杰新材上半年業績穩健增長 |
00:17 | 騰訊全生態加速融入AI |
00:17 | 贛鋒鋰業整合海外三塊鋰鹽湖項目 |
00:17 | 兗礦能源上半年增產降本顯經營韌性 |
00:17 | 江蘇索普擬定增募資不超15億元擴產 |
00:17 | 國盾量子上半年量子計算業務收入同... |
00:17 | 部分中小房企并購科技資產謀轉型 |
00:17 | 上市公司搶抓大型儲能需求增長機遇 |
00:17 | 鋰行業加速推進“反內卷”行動 |
00:17 | 多家養殖上市公司前7個月出欄總量... |
00:17 | 均普智能逐浪具身智能藍海 |
00:12 | 多只公募基金產品增設代銷機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