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亂象為我國經濟金融發展埋下多重隱患。部分業務繞過監管進行監管套利,“以錢炒錢”、不合理加杠桿、多層嵌套等問題不少,變相抬高資金成本。經驗表明,金融機構間不同監管統計標準和數據信息不共享是產生上述亂象的部分原因。因此,精確的數據統計系統成為防范金融領域風險、深入扎實整治金融亂象“良藥”。
若擁有質量高且及時有效的預警監測數據,那么有關部門就可提前預知金融體系的許多潛在風險。在此過程中,有關部門也能更科學、全面和高效地決策。
在諸多業界人士看來,金融業綜合統計是有效防范金融領域風險的前提之一,也符合持續推進金融改革的要求。從長遠看,金融業綜合統計是我國金融基礎設施現代化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金融穩定迫切需要。
央行早在2016年3月就開展金融業綜合統計的試點工作。綜合統計在去年《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中已有所提及。國務院辦公廳日前還印發了《關于全面推進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的意見》。
作為金融的量化反映,金融統計工作至關重要。當下,仍有許多問題擺在金融業統計工作面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推進金融統計工作關鍵。
首先,是如何全面收集基礎數據和統一數據標準。須在央行統籌下,加快制定并完善統一數據的標準和制度體系。妥善利用大數據力量,發揮金融科技在數據收集過程中的優勢,提高數據整合和信息歸集能力。在龐大的數據中盡可能地精確篩選,以便監管部門及時根據數據準確研判。
其次,是需加強各成員單位間的協調與配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目前監管的基本框架仍是分業監管。在此背景下,數據收集過程會產生一定阻礙,比如銀保監會、證監會等有各自的統計系統,未來在央行牽頭成立的金融業綜合統計管理工作小組中,需讓這些成員單位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統計工作。對一些交叉性金融產品,如何避免被重復統計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
第三,是部分金融活動游離于金融統計體系外,金融業基礎數據存在不健全現象。在新的金融業態下,金融創新層出不窮,想要隨時動態識別新風險點難度不小。以互聯網金融行業為例,部分從業機構尚未接入國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相關經營狀況游離于國家金融統計體系外。這些都給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造成很大困難,需從制度上盡快完善。
總的來看,雖然金融業綜合統計工作有些困難,但必定會成為我國能否打贏“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戰役的關鍵。數據信息共享會幫助金融監管部門消除監控空白、壓縮監管套利空間,為經濟發展提供更廣闊空間。
23:28 | 打造數字化轉型新標桿 德固特跨界... |
23:28 | 錨定智能新戰場? 車企競合驅動“... |
23:28 | 降“度”謀突圍 低度酒能否撐起酒... |
23:28 | 多家零售板塊上市公司中報預喜 |
23:28 | 多只債券型基金二季度規模增長超10... |
23:28 | 引導長期穩健投資 險資長周期考核... |
23:28 | 網下專業機構投資者“白名單”首次... |
23:28 | 多只權益類基金二季報披露 基金經... |
23:28 | 月內15只債基遭遇大額贖回 公募緊... |
23:28 | 首批科創債ETF具有三重示范意義 |
23:28 | 為什么“中國不能造的越來越少、能... |
23:28 | 三重因素將促使美元指數走弱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