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隨著新藥研發生產的產業鏈不斷復雜化、精細化,導致成本提升和研發難度加大,CRO/CDMO等醫藥外包服務行業被稱為醫藥行業創新研發的“賣水人”,其景氣度也不斷提升。
受疫情影響,醫藥研發外包服務產業實現了逆勢增長。日前,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在介紹今年我國服務外包產業發展情況時表示,1月份-4月份,新興數字化業務和生物醫藥研發服務增長較快。
據同花順數據顯示,包括凱萊英、泰格醫藥等在內的多家醫藥外包行業上市公司市值近日屢創新高。其中凱萊英今年以來漲幅超70%。
對于醫藥外包服務行業的發展,港股上市企業金斯瑞投資者關系副總裁魏師牛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創新藥市場發展潛力巨大,促進了醫藥外包服務行業發展。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咨詢中心創始人史立臣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醫藥外包服務產業可細分為不同的領域,不同企業所從事的業務和創始人的專業傾向有關。其中創新藥研發,需要較強的研發團隊。隨著醫藥外包服務的升級和競爭激烈程度加快,對企業研發實力的要求也在提高。”
政策與市場紅利不斷
今年5月14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關于開展化學藥品注射劑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的公告》,給醫藥外包服務行業間接送來“政策紅包”。
“相比而言,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對企業的研發實力要求并不是很高,但要求企業能順利地對接各種資源,對流程要求比較清晰。”史立臣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
在業內人士看來,創新藥的市場空間逐漸打開,才是未來醫藥外包服務市場持續增長的“東風”。
“仿制藥的價格下降才能給創新藥的發展提供市場空間。中國的創新藥市場已經逐漸具備了快速發展的基礎。”魏師牛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近年來,國家醫保政策不斷調整,讓真正有臨床治療價值的藥物進入醫保,這大大促進了創新藥的研發、發展。具體到創新藥外包服務的細分市場,化學藥和生物藥外包服務都有不同的增長。
據記者了解,近些年來,迫于新藥研發成本快速上升等,越來越多的藥企通過戰略剝離的方式將業務更多地聚焦在最核心的藥物研發領域。很多國際大藥企逐漸將小分子藥物研發和生產部門剝離和外包出去,將更多精力集中在大分子藥物的研發上。這給已經在小分子藥物工藝開發、生產領域積累了技術優勢的國內CDMO企業帶來發展機遇。
魏師牛向記者介紹:“創新藥在全球CRO、CDMO的發展增長超10%,這是一個非常快速的增長。如果細分到大分子生物藥,再細分到基因治療和細胞治療的話,后者的增速超過30%,這個也和全球的研發趨勢相關。”
據記者了解,金斯瑞目前建立了四個主要平臺,包括生命科學研究服務(CRO)平臺,生物藥品合同開發及生產組織(CDMO)平臺;工業合成產品平臺;綜合性全球細胞治療平臺。“去年,我們CDMO業務的在手訂單增長了172%。”魏師牛表示。
市場集中度仍處于較低水平
盡管近年來醫藥外包服務行業實現了快速增長,但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仍然是一個集中度較低的領域,企業跑馬圈地開展并購的空間很大。例如在大分子生物藥領域,排名靠前的三星生物、勃林格殷格翰(BI)等大企業其市場份額占比也不足10%。此外,隨著行業競爭門檻不斷提高,對這一領域的企業要求也不斷提升。
據記者梳理,今年以來,醫藥外包行業融資不斷,尤其以高瓴資本參與國內CDMO領域龍頭凱萊英引發關注。
據了解,今年2月份,高瓴以每股124元的價格參加了凱萊英的定增事宜,共投資23億元。定增后高瓴持股5%以上,成為凱萊英第二大股東。除了龍頭企業凱萊英之外,行業另一龍頭企業康龍化成也完成了A+H股上市。A股泰格醫藥于今年4月底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有望成為繼藥明康德、康龍化成之后醫藥外包行業第三家實現A+H上市的公司。
在非上市公司序列中,融資也是十分活躍。據記者查詢,上海臻格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臻格生物”)是一家從事大分子生物藥CDMO業務和培養基配方開發與生產的高科技企業。據媒體報道,今年3月份,臻格生物獲得5100萬美元A輪融資。生物藥物研發生產一站式外包服務商“邁百瑞”宣布完成B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5億元人民幣。
“醫藥外包服務行業競爭的第一個關鍵是給客戶創造價值,這具體包括多個維度,例如服務的質量和標準,能否達到頂尖的GMP生產標準;其二是有無配套研發能力。”魏師牛介紹。
21:21 | 上半年動力電池裝車量再創新高 磷... |
20:50 | 7月14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德... |
20:48 | 君正集團:積極探索新業務模式 |
20:43 | 天娛數科上半年凈利潤預計扭虧 業... |
20:43 | 上市銀行年度分紅進行時 銀行股投... |
20:42 | 春秋電子上半年凈利潤預增超236% ... |
20:42 | 蔚來下笨功夫打造樂道L90 能否打... |
20:42 | 樓市韌性足 上半年多地二手房成交... |
20:41 | 瞄準耐磨備件市場加碼布局 耐普礦... |
20:35 | 好鄰如故 因愛生光 我愛我家多維服... |
20:02 | 濟民健康攜手達博生物打造多靶點新... |
20:00 | 迪哲醫藥舒沃替尼片納入最新版NCCN...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