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8月5日,寧波博匯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濮陽濮耐高溫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禹節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溫州宏豐電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和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楚江新材”)5家公司均發布提示性公告,宣布將于本月內提前贖回各自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券。
事實上,今年以來,伴隨A股市場表現持續向好,可轉債市場提前贖回現象明顯增多,這一趨勢在8月份體現得尤為突出。據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統計,8月份至少有13只轉債將迎來最后交易日,其中除1只是因為到期摘牌外,剩余12只皆是因為觸發提前贖回條款而退市。
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分析師翟恬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稱,今年以來,一方面,權益市場呈現震蕩上行態勢,特別是小微盤股持續走高,推動正股價格攀升,使得更多轉債達到強贖觸發條件,進而帶動觸發強贖條款的轉債數量明顯增加;另一方面,轉債市場“老齡化”特征進一步凸顯,當前觸發強贖條件的轉債平均剩余期限不斷縮短。由于后續推動轉股的時間窗口有限,發行人在觸發強贖后,選擇以強贖方式完成退出的意愿整體有所提升。綜合來看,當前權益市場與轉債市場的持續走強,加快了轉債市場存量的退出節奏,疊加新券供給依舊偏緩,轉債市場“供弱需強”格局將得到進一步強化。
多因素驅動轉債加速退出
據悉,轉債贖回是可轉換債券的核心機制,指發行公司在特定條件下以約定價格回購投資者持有的未轉股債券。其觸發條件包括強制贖回條款和股東大會決議兩種類型。
從8月份情況來看,觸發強制贖回條款是導致多數轉債退市的主要原因。強制贖回條款通常規定,當公司股票在任何連續30個交易日中至少15個交易日的收盤價格不低于當期轉股價格的130%時,公司有權按照約定價格贖回未轉股的可轉債。
以楚江轉債為例,自2025年7月2日至7月22日,楚江新材股票價格已有15個交易日的收盤價不低于楚江轉債當期轉股價格(即6.10元/股)的130%(即7.93元/股),因而觸發有條件贖回條款。
不難發現,當A股市場行情較好時,正股價格上漲,容易觸發可轉債的強制贖回條款,使得更多轉債以強贖方式退出市場。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截至目前,年內已有71只轉債退市,其中有51只以強贖方式退出,占比達71.83%,這與今年以來A股市場震蕩上行的趨勢形成呼應。
中證鵬元研究發展部資深研究員史曉姍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權益市場顯著回暖是此輪“贖回潮”出現的核心誘因。2024年第四季度起,A股市場持續走強,正股價格上漲帶動可轉債轉股價值提升,當正股價格連續超轉股價格130%時,發行人傾向行使贖回權以推動持有人加速轉股、減輕債務壓力。此外,臨期轉債數量增加加劇了這一趨勢。2025年初存量轉債中57%剩余期限不足2年,發行人在轉債臨到期時推動持有人轉股的意愿更強,而2024年開啟的集中下修轉股價浪潮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此輪強贖節奏。
提前贖回帶來多維度影響
可轉債的提前“贖回潮”不僅是市場行情與機制作用的直接體現,更對發行公司、投資者及市場整體生態產生多維度影響。
對于發行人而言,強贖是優化財務結構的重要手段。在史曉姍看來:“上市公司通過強贖將債務轉股權,可降低財務成本(如利息支出)、改善資產負債結構,為后續融資預留空間。”
需要注意的是,強贖與否公司具有自主選擇權。即便正股價格達到強贖條件,部分公司也可能出于穩定股價、避免股權稀釋過快等考量,選擇暫不行使贖回權。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今年以來先后有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通光電子線纜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盡管滿足強贖觸發條件,但董事會仍決定不提前贖回相關轉債。
對投資者來說,需要直面轉股決策與價格波動的雙重考驗。以北陸轉債為例,8月4日為其最后一個轉股日,當日收市前,持有北陸轉債的投資者仍可進行轉股;收市后,仍未轉股的將按照101.64元/張(含息稅)的價格強制贖回,因目前北陸轉債二級市場價格與贖回價格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如果投資者未及時轉股,可能面臨損失。
在市場層面,存量轉債的加速退出也將引發資金流向與供需關系的連鎖反應。翟恬甜表示,強贖退出數量提升,一方面會令投資者更加謹慎地規避轉債強贖風險,另一方面存量轉債加快退出也將壓縮投資者擇券空間,放大高切低的交易需求,進一步提升轉債市場整體流動性。與此同時,隨著轉債市場強贖風險上升和擇券空間壓縮,投資者擇券與擇時止盈的難度也隨之上升,這將增強部分投資者通過轉債ETF被動配置轉債資產的動力,進而帶動轉債市場流動性進一步提升。
展望后市,在翟恬甜看來,下半年提振內需增量政策不斷釋放利好,權益市場易上難下的基本格局并未發生實質性變化,后續債市資金“固收+”配置動力依然較強,疊加轉債市場“供弱需強”格局將對轉債價格與估值形成較強支撐,預計轉債市場震蕩上行趨勢仍將持續。
23:25 | 資本市場深改提速 完善機制全鏈條... |
23:25 | 7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0.5% ... |
23:25 | 按下“需求驅動”快進鍵 機器人產... |
23:25 | 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 |
23:25 | 12家滬市公司披露“提質增效重回報... |
23:25 | 香港樓市量價企穩 回暖態勢有望延... |
23:25 | 觸發強贖等多因素致可轉債提前贖回... |
23:25 | 高質量開展城市更新 釋放穩投資擴... |
23:24 | 賽事經濟為入境游再添“一把火” |
23:24 | 交投活躍、成本降低推動券商發債升... |
23:24 | 2025世界機器人大會即將啟幕 助推... |
23:24 | 多部門明確下半年工作重點 “穩增...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