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曉玉
在老齡化與消費升級的雙重驅動下,全球口腔醫療市場正以8.6%的年復合增長率擴張。在此背景下,愛迪特(秦皇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迪特”)宣布投資6.68億元建設牙科產業園。8月2日,該產業園建設項目開工儀式在園區選址地舉行。
愛迪特董事長李洪文出席儀式并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產業園建成將大幅提升公司口腔醫療器械的產能,進一步鞏固公司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此次擴產不僅是響應全球市場需求的戰略舉措,更是踐行公司使命的重要一步。
雙拐點下的戰略抉擇
從市場紅利到技術突圍
全球口腔醫療器械產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增量+升級”雙重機遇。據The Business Research Company數據,受惠于老齡化進程加速,預計2020年—2025年全球口腔醫療市場將以8.6%的復合增速增長;伴隨齒科美容需求的不斷上升、民營口腔診所的日益普及和口腔技術的進步,預計2025年—2030年全球口腔醫療市場將以5.2%的復合增速增長,至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將達到約7097億美元。
在行業升級背景下,數字化、智能化將重塑診療流程,影像設備、3D打印、AI設計軟件等正把傳統“經驗驅動”的流程升級為“數據驅動”。李洪文認為,視覺技術深度整合到口腔醫療器械產品中,實現醫患溝通、術前規劃,降低患者焦慮并提高成交率。未來在種植牙、隱形正畸、高值耗材等細分領域將呈現技術爆發、數字化閉環、細分需求分層趨勢。
“這不是簡單的產能擴張,而是對行業變革的提前布局。”李洪文對記者表示,行業規則變化使需求曲線整體右移,數字化、低碳、國產替代、柔性制造給公司帶來擴產機會,公司有信心完成核心技術自主化、打通數據標準并建立云端生態,在千億元增量市場中占據制高點,該園區也將作為承載公司第二增長曲線的戰略載體。
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副秘書長胡麒牧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談道:“行業正經歷兩個范式轉換——診療流程從經驗驅動轉向數據驅動,競爭要素從單點技術突破轉向生態協同。愛迪特此時擴產,實質是在爭奪行業標準制定權。不過,如何平衡快速擴張與精益管理,仍是擺在企業管理層面前的重要課題。”
秦皇島開發區的區位優勢成為戰略落地的關鍵支撐。“1小時進京、2小時抵津的時空優勢,讓我們既能吸納京津的高端研發人才,又能依托環渤海港口群降低物流成本。”李洪文說道,公司把產業鏈搬進來的同時,更要把人才留下來、把市場接進來、把風險隔出去。為口腔數字化產業的研發、生產與市場拓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成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
技術閉環構建護城河
打造“研發-中試-量產-循環”體系
據介紹,愛迪特口腔智慧產業園區占地107.7畝,建筑面積達到8.22萬平方米,牙科產業園將涵蓋口腔CAD/CAM材料產業化建設項目、數字化口腔綜合服務平臺項目及研發中試基地項目,未來園區將建成“研發-中試-量產-循環”的完整閉環體系。其中,中試基地的建設尤為引人注目。
李洪文表示,研發中試基地建設目標是讓公司未來創新具備可復制、可放大、可盈利的商業確定性。從技術維度實現把0-1升級為1→100的放大驗證,未來公司的中試基地提供中間尺度,用真實設備驗證放大系數,并把關鍵工藝窗口固化,形成標準作業SOP,避免產業化后反復調試導致損失,提前測試生產設備,降低后期改造成本。公司也考慮建設共享中試平臺,吸引產業上下游合作伙伴入駐,形成“研發-中試-量產”垂直生態。把技術領先轉化為供應鏈領先、成本領先和法規領先。
另外,公司根據市場趨勢和公司戰略規劃,計劃加大各產品線的產能,通過引進MES/WMS/UDI等系統,把人機料法環數據全部在線化,解決可追溯與合規。實現小批量多品種快速換型,公司也將考慮引入數字孿生和AI預測模型,實時優化工藝參數與設備維護策略,將公司用數據替代經驗、用系統替代人力、用透明替代風險,把醫療器械從合規成本變為競爭紅利。入駐新園區后,公司的產品結構將得到進一步優化,覆蓋更多的客戶群體,拓展更廣闊的市場空間,提高整體的盈利水平,將使公司在生產規模和盈利能力上再上新臺階。
據悉,愛迪特該項目總投資為6.68億元,項目建設期為2年。在項目期內將完成所用廠房的建設,辦公及配套設施建設及完善人員配置等。第一期建設項目預計于2025年底達成主體結構封頂,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首批生產線設備安裝以及調試。
值得注意的是,愛迪特規劃的新園區將實現分布式光伏發電,年度發電量將達到310wKw/h,每年直接節省電費173.6萬元。此外,公司將在新園區部署智能立庫、物流自動化與WMS(倉庫管理系統),實現把空間變立體、把流程變自動、把數據變智能。立體空間利用率最高達91%,自動化存取貨物;通過柔性分揀、跨設備協同實現無人搬運設備和智能路徑規劃提升效率,降低物流環節的能耗與排放;WMS則通過數字化管理實現庫存動態優化,把倉庫變成“數據大腦”,庫存實時可視、智能補貨、多系統對接、移動端管理。
李洪文稱,公司將在園內同時建設聯合實驗室、用戶共創中心、國際化培訓中心,形成一套“從0到1、從1到N、從N到全球”的完整體系。聯合實驗室把教授、博士、國家級課題直接搬到園區,公司可在區內完成技術掃描、原型驗證,第一時間鎖定下一代技術路線。用戶共創中心讓口腔從業者與研發人員在一起把臨床痛點直接翻譯成產品定義,通過臨床需求驅動的創新路徑,縮短產品概念和設計周期30%左右。國際化培訓中心將與歐美日韓等關鍵市場共建課程與認證體系。
23:13 | 市場多頭情緒升溫 私募機構進攻態... |
23:13 | 年內公募基金分紅突破1400億元 權... |
23:13 | 部分理財產品因債市調整現凈值回撤 |
23:13 | 7月份私募證券基金備案量創年內單... |
23:13 | 期貨版“反內卷”新規征求意見 經... |
23:13 | 兩大動因支撐 險資持續加碼股權投... |
23:13 | 盒馬調整航向:告別X會員店 聚焦兩... |
23:13 | 多維發力應對汽車行業人才需求變化 |
23:13 | 新材料賽道受青睞 上市公司加碼布... |
23:13 | “材料創新+產業化”雙輪驅動 時代... |
23:13 | 博達合一擬以一攬子交易方案拿下三... |
23:13 | A股并購重組熱潮涌動 聚焦“向新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